(原标题:高温要命!无锡多位老人没挺住不幸身亡 38℃还要继续)
骄阳似火的高温日已经持续一周,除了树上越热越嘹亮的蝉鸣,很多人的生活因此发生了改变,猝死、工伤、火灾,在过去的这一周带给我们无限唏嘘。独居老人是猝死事件重点人群,小编梳理发现,独居高龄老人首当其冲,成为持续高温的受害者。时间:7月28日8点—9点建仪新村一63岁独居老人被发现猝死家中。稻香新村一对80多岁的夫妇被邻居发现死于家中。大陈巷一位独居老人被子女发现死于家中。以上事件警方均排除他杀,高温天气被认定是罪魁祸首。类似事件发生多起:时间:7月27日17点地点:东北塘环翠苑一位患有扩张性心肌病、阵发性房颤,心肾功能不全的中年女子,被同居者发现猝死家中。时间:7月27日19点地点:北塘大街禾嘉苑一中年男子昏迷倒地,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时间:7月28日8点地点:春合苑一70多岁男子被亲属发现死在家中。气温持续升高,“热死人”还真不是随便说,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是很危险的,高温下的死亡病例,很多都是得了“热射病”。热射病又称为重症中暑,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死亡率非常高,可达40%至50%,对于50周岁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人体有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会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平衡,让体温维持在37°C左右。但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产、散热平衡会被打破,使得体内热量积聚,从而引起中暑。

网络配图哪些人群要尤其注意热射病?热射病最易发生在老人、儿童、孕妇或是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的人群身上。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心输出量等调节不过来,导致因循环障碍而出现中暑。而小孩多是因为出汗反应能力比较差导致的中暑。除此之外,感冒发烧、胃肠炎导致腹泻产生低血钾的人也会容易中暑。如果发生热射病,应该如何正确救助呢?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然后让其平躺、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盐水最佳)等,同时及时拨打120急救,且在急救途上救治不能停歇。如何预防热射病?在室外,影响人中暑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如果日平均气温>30°C,同时相对湿度>73 %时,中暑的概率会呈明显上升趋势。要是再加上:最高气温≥37°C,那么中暑人数更是会急剧增加。出门前如果具备其中两个条件,就要注意了。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冷热交替也容易让人中暑,身体一下子适应不来,也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中暑神经紊乱等。对于需要长期在外劳作或工作环境闷热不透风的人,最好事先准备一些盐水、冰块等。另外人在中暑时,通常会表现有中暑先兆,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及四肢无力等症状。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分(盐水最佳),在短时间是可以恢复的。平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高温预警时,尽量少出门。最后,强调一下,中暑症状较重时,千万不能大意,真的会要命!此外,如果降温和补水要注意节奏,进行物理降温时,一定要迅速,补充水分时要适量,过快反而不好。(来源:无锡都市生活广播、科普中国等 编辑:静静)

本文来源:无锡eTV全媒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