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拼劲全力仍未救回病人,家属一鞠躬一道谢,让医生湿了眼眶)
7月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急诊科高翔宇医生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

配图是在一片黑暗中,有一束从高处射下的光。不少医护点赞转发,有同仁评论:总是有人,温暖得像一束光。

26日晚10点半,第九〇〇医院急诊科接收了一位脑干出血的病人。病人40多岁,入院时呼吸急促,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中枢性高热。据家属介绍,2个小时前,病人就感觉头疼吃不下饭,在家休息了2个小时后头痛愈发剧烈,后昏迷,家人紧急将他送来医院。

插管,稳定血压!然而,病人血压短暂稳定后,突然又发生心脏骤停。医护人员紧急予以心肺复苏,但半小时后,病人没有被抢救回来。年轻的生命停留在离新的一天差几分钟。随后,急诊科程仁洪医生向等候在抢救室外的家属告知了情况,家属一阵悲痛。如果不是随后发生的事,这也许仅仅是医院里的一个日常病例:病人常年高血压,服药不规律,诱发脑干出血。40多岁就离世,虽遗憾,但在要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急诊科并不少见。当高翔宇医生和同事们为病人拔管,做最后的处理工作时,病人20多岁的女儿来到身边,轻轻地对他们说:谢谢医生,您辛苦了!并深深鞠了一躬。高翔宇转过身,习惯性地回了一句“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随后,医护们投入到其他病人的抢救工作中。“凌晨2点48分,闲下来后,高翔宇医生回想起刚才的经历,突然一阵感慨:“通常情况下,家属在办完手续后是可以直接离开的。但看得出她是特意找到我们表达感谢。她脸上还有悲伤的神情。”想着想着,他在朋友圈留下最开始的那段文字。”高医生说,从医4年,也曾遇到一些拼尽全力但无力回天的情况,但家属仍坚持过来道谢的还是第一次。他说,可能是见惯了生与死,也可能是出于如今恶劣的医患关系的自我保护,习惯了不带个人情感的去理性看待患者与疾病。但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厌恶那种黑暗,你就应该成为你喜欢的那种光。这一句谢谢,一个鞠躬,将成为他在从医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一束光。医者拼尽全力家属不忘感恩这就是医患之间应有的样子END编辑:乔一福建卫生报记者:陈坤

本文来源:福建卫生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