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镇江某地来了群“神秘人” 住了一年多窃电近2000万元)
2017年开始,在镇江新区、丹徒区辛丰镇、谷阳镇等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外地人,他们大多出现在一些看似已经废弃的厂房里,提到他们,附近的居民都说很神秘,大门紧锁,而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今年5月20日凌晨被警方一举抓获,涉及案值高达近2000万元,他们究竟做了什么?镇江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 陈成:我们线路的损耗特别大,反映出就是正常一条线路的损耗就是超过了每天损耗超过了1万度电,我们排查里面的用户,发现他实际的用量,实际的用电量与我们实际计量的这个电量差相差比较大,它的实际电量应该是很大的,但是反映出来我们采集到他的实际的电量很小。

这些有异常的地方分布在镇江新区,丹徒辛丰、高桥、谷阳、江心等9处地方,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怀疑,这9处地方有可能存在窃电情形,多次勘查未果,供电公司随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镇江市丹徒辛丰派出所副所长王凯:首先这些厂房24小时关闭,看不到人员进出,或者说很难发现有人进出,这是一,第二呢,厂房的周围以及中心区域监控特别多,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说经常在这个地方来侦查,很有可能就暴露身份了。并且据当地人交代,这群人几乎不跟他们有任何交流,只能听见每天机器轰轰的声音,大门都是紧闭也看不见里面。偏僻厂房明明有人在里面,却始终大门紧密,四周还布满了监控,厂房里还有24小时不间断的电机嗡嗡声,这一切都透露着两个字——神秘。他们究竟是谁?在厂房里又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窃电的呢,嫌疑人兰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辛丰派出所副所长 王凯:资金往来全是网上资金往来,经常有大量的外面,境外的资金流向我们这个所谓的嫌疑人的账户,多的时候一天将近百把万的来去,嫌疑人之间的也有资金往来,互相之间资金往来也比较大,根据我们调查这些嫌疑人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来看,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资金往来。

经过近两个月的缜密侦查,警方基本掌握了以兰某等人为主要成员的犯罪团伙在镇江新区和丹徒辛丰、谷阳等地租赁9处厂房,外聘数十名浙江籍同乡和常州、徐州等外地人员,实施盗窃国家电力违法犯罪的事实。5月20日凌晨4点,警方组织100余名警力,分成多个抓捕组,对先期查明的9处厂区和4处主要嫌疑人居住地,同时展开抓捕行动。



经过统计,一年多来,犯罪嫌疑人窃电价值近2000万元,他们究竟在废弃厂房里做什么?嫌疑人又是怎么窃电如此之多呢?抓捕现场还没来得及被销毁的现场给出了答案。

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辛丰派出所副所长 王凯:每一个小的风扇就代表一个矿机,一个专门来挖比特币的矿机,这个是用于散热的,然后我们看这个墙板,墙板呢实际上是隔音的,因为一旦矿区运营的时候噪音非常大,如果不用隔音板,外面能很清晰的听到。

比特币其实是一种点对点交易形式的虚拟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挖矿”的方式获取,并在交易中获得其价值。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价格逐年升高,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最高更是达到了每个7万多元。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金留明:互联网就是一个矿山,这个矿山里面有比特币,甚至还有莱特币,有很多网上的虚拟货币,把这个形象整个互联网形象比喻矿,然后他们这个通过高性能的电脑主机进行运算,通过运算模式进行运算,它就是一个挖矿,就相当于矿工的,把这个矿挖出来。


作为矿场场主,从2016年开始,兰某起先在云南“挖矿”。尝到了甜头的他不断扩大规模,将赚得的钱不断购买新的矿机。后经朋友介绍,找来了同乡李某来到了镇江。犯罪嫌疑人 李某:一开始不知道,以为就是在农村像我们以为这个电会便宜, 以为最多是民事案件,没想到会往刑事这个案件,我以为最多补上电费不会怎么样的,这么想的。来源:《法治进行时》、法治镇江、网络

本文来源:镇江MY0511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