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副高将北上 浙江高温回调倒计时)
温晴热不退,“高温榜单”不撤。所以,今天天气君还是要首先公布一下昨日“高温比赛”的结果:截至昨天下午16时,浙江高温前十名分别是:诸暨38.4℃、兰溪38.3℃、丽水38.2℃、绍兴38.0℃、余姚37.9℃、长兴37.9℃、东阳37.7℃、云和37.5℃、武义37.5℃、义乌37.5℃。周日最高温相比周六冠军龙游破39℃低了不少,没有朝着40℃猛冲,而是有所收敛。预计8月的头三天,随着副高北上,高温的热度将会有个2至3℃的“诚意回调”。不知道这个消息,有没有稍稍安慰你快被烤焦的心灵?
新的一周来到,天气底色依旧不改,烈日骄阳+午后雷阵雨这一“双簧组合”仍在台上。即便高温收敛,暑热仍将持续很久,各式各样的冷饮依旧处于一年中人气最火爆的时刻。包括天气君在内,它们是很多人熬过酷暑的标配。在现代社会,物质丰富,有各种各样的花式冷饮可供挑选。然而天气君听说,其实,在古代也有类似冰淇淋的消暑佳品,而且名目繁多,现在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据说,一般历史学家认为,冷饮大约是起源于商代。隆冬季节,人们先从河中挖出冰块放进冰窖储藏,以备夏天所需。周朝时,还设置专掌冰权的“凌人”。春秋末期,一些冰镇饮品出现了。比如米酒、“柘浆”、“瑶浆”等等,其中瑶浆最有意思,人们先用各种鲜水果榨汁,再加工成糊状,就成了一道美味的冷饮,颇有点现代冷饮的雏形。而到了很多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大唐,冷饮也变得更加精致,据说,唐朝时的一种叫做“酥山”的冷饮,模样跟现在的冰淇淋已经非常相近。唐朝人制作“酥山”的过程也很复杂:先把牛奶反复熬煮,再把浮在上层的固体物捞起来加工成酥,之后加热“酥”使其变软,在盛放的容器底层先放进冰,再把“酥”淋上去,制作出山峦的造型,最后放到冰窖冷冻起来。据说,酥山只有当时的大富之家和宫廷中才有能力制作,高规格的宴会上少不了酥山助兴,且酥山的体积越大,筵席档次越高。
听到这里,是不是手痒痒,想自制冰淇淋了?天气君找来了小视频,大家可以跟着做,哈哈,我们现代人,还是先学着做现代冰淇淋吧:
今天明天全省晴到少云,午后浙西地区和浙南地区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今天早晨最低温度:全省26-28℃。今天白天最高温度:沿海地区32-34℃;其它地区36-38℃。
【城市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