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了!“打着吊瓶”吃火锅走红!记者调查发现……)
近日
一款“输液式”饮料走红网络!
标新立异的喝法
过目不能忘的包装
脑洞大的创意
……
让这款吊瓶饮料迅速走红!
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发现
这款吊瓶饮料南京有售
人气up up up!
【现场走访】
“打着吊瓶”吃火锅
年轻人纷纷打卡
现如今,“打着吊瓶”吃火锅在年轻人中成了时尚,有的人更是将自己“打吊瓶”的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获得了不少网友点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不少餐饮店内都推出了“吊瓶饮料”。这种饮料从外观上看起来,和医院输液吊瓶(吊袋)十分相似,只不过里面装的是饮料和酒类。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南京也有销售这种吊瓶饮料的餐饮店。
△吊瓶饮料
7月21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该店进行探访。当记者表示想点吊瓶饮料时,该店服务员热情地拿来一张“病历单”,让记者选择“病症”。“病历单”上面写着,脱单水、 专治穷、专治不高兴等等,根据消费者需求“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外包装。
“这款饮料很受欢迎的。”接着服务员表示,“吊瓶里面可以装各种饮料,雪碧、可乐 、豆奶等,如果想喝酒的,我们也可以罐啤酒进去。”
当吊瓶饮料上来之后,记者观察到,吊瓶饮料的外包装与医用输液药水的外包装如出一辙,包括输液袋挂架、输液袋、输液管、流速调节器。只不过原本静脉输液针的位置 ,换成了一个普通龙头。
在记者探访的一个小时内,已经有数桌食客点了此饮料,这些食客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还不乏一些未成年人。
△电商平台售卖记录
【网络热议】
猎奇产品
有人追捧有人愁
对于这样新奇的产品
网友们态度褒贬不一
在评论中
有很多网友直言这种创意太牛了!
“老板的脑洞着实是有点大!”
“将啤酒做成‘吊瓶’形状,
看着就十分有趣,
吃顿火锅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但有少数细心网友表示了担忧:
“要是小孩看到了,
以后把药水当饮料喝了,那还得了?”
“这种管子清理起来应该很麻烦的,
会不会有卫生隐患?”
【专家分析】
仅用猎奇心态营销的产品
不会流行太久
现代快报咨询食品方面业内专家了解到,目前对食品包装的规定,主要是不允许有宣传治疗疗效方面的内容。在外形包装方面,目前对国产食品有一定要求,像压片糖果这种零食的包装,是不允许和药品外观相似的,因为糖果和药片都是吃进嘴里的,平时很容易产生混淆,一个粗心就将药片当成糖果,或者将糖果当成药片吃进肚子里 ,这对于孩童来说更加危险。但要将饮品的外包装袋与医疗器械用品区别开来,目前食品方面还没有强制要求。由于吊瓶是用来打进身体的,而饮料是喝进嘴里的,因此产生混用的危险相对轻很多。
对于部分家长所担心的,小孩会不会捡到吊袋挂水当成饮料喝掉,该专家解释,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置本身是有较严格的管理,医院挂水的袋子并不容易流到外面,就算在家里挂水,也应由医务人员统一收走处置,因此在外面捡到,甚至被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并不大。
“商家利用的是大众的一种猎奇的消费心态。”东南大学经管院副教授浦正宁告诉记者,最近他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这种吊袋饮料。“这种形式很吸引年轻人,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孩子。”浦正宁认为,利用猎奇心态营销的行为一直存在,根据他的经验,如果饮料本身口味没有更加吸引人,仅仅靠包装吸引眼球的产品,就会被新的产品替代。
对于仿医疗器械外观包装饮料进行营销的现象,浦正宁认为,为了避免对孩子造成认知上的混淆,最好加以规范。不过,他也指出,家长不必太担心,“估计这股风潮很快就会过去。”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