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本周最高温度将持续35℃以上,淮安昨日出梅 烧烤模式开启

0
分享至

(原标题:本周最高温度将持续35℃以上,淮安昨日出梅 烧烤模式开启)

本周最高温度将持续35℃以上,淮安昨日出梅 烧烤模式开启

今年梅雨季的夏天好似一首单曲播放的《凉凉》,带给淮安市民一个舒适凉爽的“假”夏天。不过,欠下的“高温债”总是要还的,随着中伏和大暑节气接踵而至,副热带高压强势回归,真正的高温天气已经近在眼前了。

●今年的“梅姑娘”很温柔

梅雨天,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潮湿又闷热,十分难熬。今年的“梅姑娘”却是出人意外地温柔,雨没怎么下,天也不怎么热。7月20日,市气象台宣布我市7月21日正式出梅,宣告了今年漫长梅雨期的结束。、

先来回顾一下今年梅雨季的特点。首先出梅偏晚,梅期偏长。今年我市6月18日入梅,入梅时间正常;但7月21日才出梅,出梅偏晚,常年一般在7月10日至12日就出梅了。今年的梅期长达33天,比常年23到24天的梅期长了10天左右。除了“赖”着不肯走,今年的“梅姑娘”还“懒”。今年我市大部分地区梅雨量偏少,与常年同期相比少了6成左右,平均气温也偏低了0.5℃。不过,虽然今年的“梅姑娘”总体上可以称是很温柔了,但也有过发脾气的时候。7月6日,我市就自北向南出现一次罕见强对流天气过程,狂风暴雨一起驾到,洪泽、金湖等地还出现冰雹。

市气象台专家介绍说,今年的梅雨是“非典型梅雨”,由于今年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冷空气活动又比较频繁,导致梅雨期的气温略低于常年。

●本周开启持续高温模式

“梅姑娘”刚一走,高温天就马上接手了,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市气象台预计,出梅后我市大部分地区都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盛夏正式拉开帷幕。

7月21日当天就已经开始热了,最高气温升到了35.4℃,由于空气湿度大,人们感受到的体感温度更高。7月22日开始进入长达20天的加强版中伏,紧接着7月23日大暑节气又将到来。这两个家伙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的同义词,一起到来时简直没有不热的道理。根据市气象台21日下午发布的预报,本周一,我市的最高气温仍有可能升高到35℃左右,接下来本周的每一天,最高气温都会升高到35℃以上。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最低气温也将迈上攀升之路,从周二开始每天都将达到27到28℃甚至更高。这就意味着,高温天不仅让我们在白天离不开空调和电扇,同时也“瞄”上了我们整个晚上的电费。

这里科普一下气象上的高温预警信号。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可以发高温黄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可以发高温橙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则可以发级别最高的高温橙色预警。从目前最新的气象资料来看,本周,我市将会是天天发黄色预警,时不时还会再来个橙色预警。

●出梅了,但雨水该来还是来

“梅姑娘”走了,晴热高温天来了,是不是意味着从此出门可以不用带伞?不存在的!市气象台专家介绍说,“梅”字头的雨虽然没有了,但出梅后仍可能会有包括局部地区强降水和午后雷阵雨在内的多种降雨模式,加上7月到9月是台风活跃期,即使出梅了也不排除出现短时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可能。

短期预报显示,本周周一到周三,我市都将开启部分地方阵雨或雷雨的“局部有雨”模式。所谓“局部有雨”,指的是降雨天气的区域范围比较小,至于到底“局”在哪里?却是不容易精准预报。因此在局部地区有雨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出门时人手一把伞,下雨天可以挡雨,晴天还可以挡太阳。

如果下雨会带来片刻的清凉吗?太天真了!三伏天已经全面“开火”,此时下雨只能是把“烧烤模式”变成“蒸煮模式”。下过雨后空气湿度大,此时人们感受到的体感温度只会比温度计上的读数更高。

●应对高温:多喝水、多睡觉、白天少出门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又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我们该如何应“烤”?

气象专家建议,出行要注意躲避烈日,尤其是在白天10时至16时阳光最强烈、气温最高的时段,尽量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如果要出行也要准备好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用品,同时要准备好充足的水或饮料,防止中暑。生活中,要注意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可适当吃些苦瓜等苦味食物,不要过多地吃生冷食物和喝过多冷饮。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有意识地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感到口渴了再喝水,如果出汗较多,还应该适当喝一些淡盐水。此外,高温天气下,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的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提高身体抵御中暑的能力。

来源:淮海晚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国男子分享在中国看病经历,总花费不超过60美元,在国外22名医生搞不清病因

外国男子分享在中国看病经历,总花费不超过60美元,在国外22名医生搞不清病因

不掉线电波
2023-12-08 12:22:24
浩气长存,马齐耶夫斯基从容赴死雕像在基辅落成

浩气长存,马齐耶夫斯基从容赴死雕像在基辅落成

移光幻影
2023-12-08 09:31:06
比许家印更大的雷来了?

比许家印更大的雷来了?

娱乐圈的大爆炸
2023-12-08 10:01:41
日本发布报告不许大陆收台,汪文斌警告的话音刚落,岸田宣布辞职

日本发布报告不许大陆收台,汪文斌警告的话音刚落,岸田宣布辞职

票姚校尉
2023-12-08 09:49:16
五月天巴黎演唱会彻底暴露,全程真唱对比惨烈,反锤假唱垫音多

五月天巴黎演唱会彻底暴露,全程真唱对比惨烈,反锤假唱垫音多

萌神木木
2023-12-08 11:13:15
乐平上访者之子杀害综治人员案续:高院已复核死刑,报请最高法核准

乐平上访者之子杀害综治人员案续:高院已复核死刑,报请最高法核准

澎湃新闻
2023-12-08 13:04:29
突发!59款咖啡全部检查出致癌物!涉及瑞幸、星巴克等

突发!59款咖啡全部检查出致癌物!涉及瑞幸、星巴克等

四川名医
2023-12-08 00:16:04
妻子不愿发生性关系,丈夫强奸生下儿子,因与同事暧昧她杀了丈夫

妻子不愿发生性关系,丈夫强奸生下儿子,因与同事暧昧她杀了丈夫

胖胖侃咖
2023-12-08 08:00:07
黑龙江常务副省长被查,先后任晋黑副省长11年主管金融国资

黑龙江常务副省长被查,先后任晋黑副省长11年主管金融国资

南方都市报
2023-12-08 14:52:13
中国给赞比亚修了一条公路,结果修的太好了,成非洲最美水上公路

中国给赞比亚修了一条公路,结果修的太好了,成非洲最美水上公路

路平说
2023-12-07 18:25:49
管姚: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方提“三个不能”有何深意?

管姚: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方提“三个不能”有何深意?

直新闻
2023-12-07 22:37:48
全球首款牙齿再生药物在日本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全球首款牙齿再生药物在日本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墨雨沉香
2023-12-08 08:31:46
北海银滩“陪泳女”!海滩谈价,物美价廉!为什么现在消失了?

北海银滩“陪泳女”!海滩谈价,物美价廉!为什么现在消失了?

飞花文史
2023-12-08 10:18:28
海水淹隧道显神威,哈马斯周四成群结队爬出地道,向以军投降

海水淹隧道显神威,哈马斯周四成群结队爬出地道,向以军投降

火星宏观
2023-12-08 07:57:42
曝江苏银行女员工与领导车震3次,被特斯拉录音录像,才东窗事发

曝江苏银行女员工与领导车震3次,被特斯拉录音录像,才东窗事发

不掉线电波
2023-12-08 14:43:52
欧洲航天局:将不向中国天宫空间站派遣宇航员,停止所有合作

欧洲航天局:将不向中国天宫空间站派遣宇航员,停止所有合作

我非我我是谁
2023-12-08 15:12:06
德国女明星郝莲露:北大毕业“下嫁”北京的哥,今已幸福携手28年

德国女明星郝莲露:北大毕业“下嫁”北京的哥,今已幸福携手28年

大佬日志
2023-12-08 08:00:12
桑国卫同志逝世

桑国卫同志逝世

新华社
2023-12-07 22:29:11
闹大了!散煤被收走后续,央媒发话:清洁煤便宜为何大家买高价煤

闹大了!散煤被收走后续,央媒发话:清洁煤便宜为何大家买高价煤

王晓爱体彩
2023-12-08 10:03:03
“亿万富豪”寻子路:25年间曾多次被骗,对大儿子也有愧疚

“亿万富豪”寻子路:25年间曾多次被骗,对大儿子也有愧疚

南方都市报
2023-12-08 09:46:03
2023-12-08 18:34:44

头条要闻

77岁反中乱港分子古思尧被香港警方国安处拘捕

头条要闻

77岁反中乱港分子古思尧被香港警方国安处拘捕

体育要闻

曼联有了自己的贝林厄姆

娱乐要闻

五月天巴黎演唱会直播真唱 对比太惨烈

财经要闻

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

科技要闻

试用完谷歌的Gemini 我只想说GPT-4有点菜

汽车要闻

德系操控 智能大进阶 试驾大众ID.7 VIZZION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探访濠江,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艺术要闻

画展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个小镇画家凭什么?

旅游要闻

317国道探秘,高原湖泊的迷人之旅

房产要闻

17.6亿,三亚城投拿下151亩核心地块!三亚市场化宅地成交创新高!

公开课

23岁女子确诊外阴癌!医生:30天才换一次内裤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