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0岁保姆把自己锁在房间里,80岁老太帮其识破电信诈骗伎俩)
“北京刑警”微信办案,要求调查银行卡内资金?60岁的保姆突成拐卖妇女儿童团伙成员?这一幕幕离奇的剧情并不是来自哪个小说故事,却是真实发生在上海浦东新区的某居民家中。好在这一骗局被雇主80岁的梅老太识破。6月27日上午,家住浦东六里地区的梅老太发现家中保姆在接到一个电话后神色骤变,正当其准备上前问询情况时,保姆又匆忙躲进了房间里,拒不开门。回想保姆异样的通话情况,80岁的梅老太焦急万分,因为她前不久刚接受过派出所民警的上门宣传,发现保姆的情况和民警列举的诈骗案例很相似。在梅老太不断地劝说下,保姆打开了房门,但却始终放心不下,生怕“北京的刑警”真的来上海对其实施抓捕。

为彻底打消保姆的疑虑,梅老太让子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接报后,派出所民警片刻不敢耽误,即驱车前往梅老太家中。电信诈骗类案件有个特点,就是被害人一旦上当,便会随着诈骗分子的层层洗脑对其深信不疑,最终实施转账操作。虽然,此刻保姆暂未对犯罪分子的话言听计从,但她尚存的疑虑随时可能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所幸,当民警敲响梅老太家门时,前来开门的正是当事保姆。“吓死了,吓死了!”这是保姆见到民警时说的第一句话。原来,保姆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刑警”的电话,称其涉嫌参与一起团伙拐卖妇女儿童案,为洗脱嫌疑,她只得听从电话那端的指令,将自己单独锁进了房屋内。

随后,她又通过微信,收到了对方的“警官证”和写有她准确信息的“通缉令”。看到自己的“通缉令”后,保姆被彻底震住了。正如其他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一样,诈骗分子随后便要求保姆前往附近银行,配合调查卡上的所有资金来源。好在当听到“安全账户”、“调查银行卡资金”等关键词时,保姆在门外梅老太的不断劝说下,想起了小区里时不时看到、听到的警方宣传,并对来电内容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在出警民警的再三确认和反复宣传下,保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彻底认清了骗子的真面目,也保住了银行卡内积蓄多年的数万元存款。浦东警方提醒,“公、检、法”部门既不可能通过电话办案,也不会将“通缉令”等文书直接发给当事人。当接到可疑电话后,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家人、亲友商量,不轻易转账,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周到上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