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 > 正文

北上广深的上班族 谁的通勤之路最艰难?

0
分享至

工作日的北京,每天有610万人乘公共交通出行,这之中超过20% 的人要在地上地下换乘,50万人每天平均乘车时间超过 3 小时。每天,数万“长三角人”往返上海工作,每隔 5-10 分钟就有一班往返苏沪的列车驶向远方。

往返通勤,是上班族工作日绕不过的一道程序,它让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在没到办公室之前,就开始崩溃了。

今年 2 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1966 名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3% 的受访青年都说通勤不便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他们最常遇到的通勤问题则是:交通拥堵(66.9%)、耗时长(61.5%)和距离远(50.5%)。

在很多方面,一线城市总是拔得头筹,通勤时长当然也不例外。

根据某地图软件发布的《2018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北京的上班族们每天上下班要在路上花掉将近 90 分钟。换句话说,如果你足够幸运周末不用去公司加班的话,一周的通勤也要用去将近 7.5 个小时,这让人感觉就像每周多上了一天班,还是不计薪的那种。

在你看来,时间和金钱到底哪个更重要?相信很多初来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距离公司近的房租太贵,只能在通勤时间上作出让步。但很可惜,这种时间上的牺牲,有一部分本可以是不必承受的。

根据这份报告,北上广深这四座城市,每天通勤的拥堵时长占总时长的比例分别为 51%、46%、48% 和 44%,是拥堵夺去了一部分时间。如果以全年 232 个工作日计算,在北京每人每年在通勤拥堵上要花掉 174 个小时。

面对高昂的住房成本,牺牲时间是无奈之举,但如果通勤时间还是那么长,通勤成本还要上升,那才更让人感到崩溃。

据界面新闻报道,深圳发改委日前表态称,深圳近期暂不调整地铁票价。据了解,深圳发改委今年 2 月发布了《深圳市轨道交通票价调整听证方案》,在提出的三个方案中,起步价均由 2 元涨到 3 元。方案在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时,收到了很多的反对意见。

深圳发改委这次发布的《深圳市轨道交通票价定价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地铁票价调整幅度不得高于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另外,还需确保通勤乘客平均费用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超过 6% 。如果按照 2018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5.7 万元计算,深圳的上班族每个月的地铁通勤平均费用应该在 287 元左右。

其实,通过整理北上广深现行的地铁票价我们可以发现,在通勤距离较短的情况下,广州、深圳的花费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随着通勤距离的增加,同样花 6 块钱,广州、深圳可乘坐的最大距离仅为上海的三分之二。如果起步价上调,深圳的上班族又要多拿出一部分通勤成本了。

北上广深,有超过 50 个行政区, 7300多万的人在那里工作生活,创造了总和超过 11 万亿元的GDP 。那些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上班族,他们在通勤上要付出的成本,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8 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在北京,居住在通州、昌平、门头沟和石景山的上班族,他们的通勤路程最长;在上海,宝山、闵行、浦东新区的上班族,要比居住在其他区域的上班族辛苦一些。

不过,在这四座城市中,没有谁比居住在通州的上班族更辛苦,他们每天上个班要 15.7 公里。

2018年一年,在北上广深总长度超 2100 公里的地铁上, 2583 列地铁连接了 122.4 亿人次的起程与终点,这里面有些人,他们每天早上的睡眼会更惺忪一点,每天晚上下班时会挤得更疲惫一些。

比如说,你工作的地方处于繁华的CBD,或是你住的地方正好在相对繁忙的地铁线上,那你付出的可能不仅仅是时间,你还有可能被挤到无法呼吸。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8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中,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最高的分别是北京地铁 6 号线( 6.06 万人次/小时 )、上海地铁 11 号线( 5.84 万人次/小时 )、广州地铁 3 号线( 6.43 万人次/小时 )和深圳地铁 1号线( 5.29 万人次/小时 )。

身处这几座城市的上班族,对这四条地铁线路应该不陌生。北京地铁 6 号线横贯东西,从通州到石景山,有十多个换乘站;上海地铁 11 号线,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支线西起江苏昆山花桥站,全长超过 80 公里;广州地铁 3 号线,途径天河区、海珠区和番禺区,贯穿新中轴线区域、番禺区新城区等区域;深圳地铁 1 号线,东起罗湖区罗湖站,途经福田区、南山区,西至宝安区机场东站,是横贯深圳市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

早晚高峰乘坐这四趟地铁线的上班族,他们的小白鞋可能要比一般人脏得快一些,无意中看到的手机聊天对话框,也比别人多了一些。当然,这些情况也不是没办法避免,你要做的只是,加班到晚高峰之后、地铁停运之前。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新媒体设计 陈冬

校对 刘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放大招”!官宣:促消费活动覆盖全年,一大波消费券来袭→

上海“放大招”!官宣:促消费活动覆盖全年,一大波消费券来袭→

上观新闻
2023-03-23 22:24:20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为什么还有人认为泽连斯基应该投降?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为什么还有人认为泽连斯基应该投降?

寻求历史
2023-03-17 11:21:42
内鬼找到了!曝丁勇5000万买通陈戌源,要求天津天海不能通过准入

内鬼找到了!曝丁勇5000万买通陈戌源,要求天津天海不能通过准入

号角军事汇
2023-03-23 13:06:28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安徽一厅级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仕而优则高校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安徽一厅级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仕而优则高校

九点半的少年
2023-03-24 02:00:17
打工妹和已婚男员工发生关系后同居,称:做女人的滋味一次就上瘾

打工妹和已婚男员工发生关系后同居,称:做女人的滋味一次就上瘾

悬疑小说社
2022-12-29 23:16:16
泰国2023年度选美冠军“美得惊为天人强烈要求中午给评委加鸡腿”

泰国2023年度选美冠军“美得惊为天人强烈要求中午给评委加鸡腿”

风趣幽默的大湿
2023-03-22 06:08:40
羞人的“放鹰侍寝法”啥意思?发明这个的荒唐天子是谁?

羞人的“放鹰侍寝法”啥意思?发明这个的荒唐天子是谁?

横竖是个王
2023-03-23 10:50:53
让即将出访的台独头目蔡英文有去无回

让即将出访的台独头目蔡英文有去无回

孙玉希军事
2023-03-24 05:26:02
粉红美乳妹「栗宫双叶」改名重新回归,「白嫩顶尖曲线」超受好评

粉红美乳妹「栗宫双叶」改名重新回归,「白嫩顶尖曲线」超受好评

零点娱评
2023-03-24 01:30:08
刚刚,厦门下冰雹了!预警连发!明天将迎......

刚刚,厦门下冰雹了!预警连发!明天将迎......

环球网资讯
2023-03-24 09:52:22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推进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推进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北京商报
2023-03-23 19:05:12
许晴:彻彻底底沦落了?头等舱素颜吃泡面,网友:这是52岁大婶啊

许晴:彻彻底底沦落了?头等舱素颜吃泡面,网友:这是52岁大婶啊

浅色记忆
2023-03-23 15:33:37
港星的气质的确很好,原相机画面太真实了!

港星的气质的确很好,原相机画面太真实了!

家庭小医师
2023-03-23 20:23:18
马英九 | 怀念我的母亲

马英九 | 怀念我的母亲

年代回忆
2023-03-23 18:20:48
网友真奇怪,全世界都在关注全红蝉输了,却没有人关注冠军陈芋汐

网友真奇怪,全世界都在关注全红蝉输了,却没有人关注冠军陈芋汐

游戏论点
2023-03-23 14:48:45
访华请求未得到中方响应,布林肯对华放狠话:要在竞争中战胜中国

访华请求未得到中方响应,布林肯对华放狠话:要在竞争中战胜中国

周虎成国际观察
2023-03-23 20:05:04
他曾担任两个省的省长,59岁被判刑,提拔过的副省长被判死缓

他曾担任两个省的省长,59岁被判刑,提拔过的副省长被判死缓

悟空谈历史
2023-03-23 21:00:54
实惨!网红白冰:花1.2亿买豪宅被查封,卖家失联,钱款打水漂。

实惨!网红白冰:花1.2亿买豪宅被查封,卖家失联,钱款打水漂。

李月小文文
2023-03-23 09:19:52
广西为何被黑得如此严重?

广西为何被黑得如此严重?

刘新谈社会
2023-03-24 05:09:44
为何戴维斯下半场表现更好?哈姆:因为他的蠢货教练给他叫更多战术了

为何戴维斯下半场表现更好?哈姆:因为他的蠢货教练给他叫更多战术了

OnFire
2023-03-23 15:09:06
2023-03-24 10:34:44

头条要闻

民进党"立委":洪都拉斯被大陆"利诱" 金钱买不到快乐

头条要闻

民进党"立委":洪都拉斯被大陆"利诱" 金钱买不到快乐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被76人交易4年后 富尔茨比西蒙斯更强了

娱乐要闻

胡杏儿为50岁丈夫庆生 Party像婚宴

科技要闻

华为P60 Pro上手 专属于你的影像旗舰

汽车要闻

全球首款搭载帝瓦雷音响 腾势N7将于年中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重磅!2023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MIT哈佛实力碾压,冲进前10的中国大学是....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旅游要闻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美到心醉!

公开课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差点成了中国首都

军事要闻

美军福特号航母穿越大西洋 甲板停满战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