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西全省70处堤防险情已全部得到控制)
天气预报
今日我省大部分地区
降雨强度减弱
记者了解到,15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0.56米,超警戒1.56米,较1998年同期(20.77米)偏低0.21米,较2010年同期(19.92米)偏高0.64米。
14日,省水文系统共发布洪水预警8次。其中,省水文局于14时58分调整发布洪水黄色预警:受长江中游及五河来水共同影响,预计未来三天,鄱阳湖星子站将发生超警戒1.95米左右的洪水、修水干流下游永修河段将发生超警戒1.65米左右洪水;乐安河虎山河段已出峰回落,目前水位仍超警戒3.43米。
根据气象预报,今日我省大部分地方有降雨,强度减弱,仍需加强防范局部短时强降雨、雷电造成的不利影响。17~18日,我省转受副高控制,以晴热天气为主。
水文部门预计,18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0.90米,超警戒1.90米;湖口站水位20.60米,超警戒0.60米。
7月12日以来,强降雨袭击我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截至15日1时,本轮降雨过程已造成我省8个设区市45个县(市、区)的129.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2.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8.2亿元。
据了解,本轮降雨过程中,全省共有70处堤防出现险情,目前已全部得到控制。今日,我省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强度减弱,但鄱阳湖仍将持续超警戒洪水。
雨情水情
鄱阳湖区及五河尾闾水位持续上涨
15日,据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救灾情况通报显示,14日8时至15日8时,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12.5毫米,以抚州市26.5毫米最大,鹰潭市21.2毫米次之,上饶市14.8毫米第三。点最大降雨量为鹰潭市贵溪市天华山站108.5毫米,其次为抚州市临川区双坑水库站103.5毫米,上饶市铅山县陈坊站97毫米。共29县区221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2县区2站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5日8时,全省共9条河流19站次超警戒,超警幅度0.23~3.79米。乐安河发生洪水,饶河全线超警,鄱阳湖区及五河尾闾水位在警戒线以上并持续上涨。
此外,15日,我省共库、东谷、潘桥、上犹江、社上、七一、老营盘等7座大型水库超汛限,超汛幅度0.02~0.48米。
灾情险情
全省70处堤防险情得到控制
据统计,截至15日1时,7月12日下午开始的本轮降雨过程,已造成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宜春、上饶、鹰潭、赣州8个设区市45个县(市、区)129.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人,紧急转移安置12.9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5万人,农作物受灾81.5千公顷,绝收9.8千公顷,倒塌房屋542户1620间,严重损坏房屋161户360间,一般损坏房屋1065户2171间,直接经济损失28.2亿元。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中。
据统计,14日江西全省超警堤防达到960.953公里,与13日(838.659公里)相比有小幅增加,全省新增堤防险情12处。其中堤防较大险情共2处,分别是乐丰联圩珠湖段(饶州监狱管理范围)发生管涌(高铁地勘钻孔冒水翻沙),魁杨联圩乐港镇段发生渗漏(内坡堤脚渗水)。截止到14日晚,两处险情基本得到控制。
此外,14日下午景德镇市乐平市乐港镇中洲圩堤岸突发管涌群险情,经过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四公司三大队50名抢险队员连夜奋战,15日,险情被成功处置,确保了堤坝安全。
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截止到15日18时,全省70处堤防险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应对措施
省减灾办向赣州紧急调拨救灾物资
因赣州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已达到省级救灾IV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省减灾办于14日14时对赣州市启动省级救灾IV级应急响应,并向赣州紧急调拨救灾棉被1300床,竹席1200床,折叠床800张,帐篷400顶,毛巾被800床。
15日,记者从赣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7月14日0时至7月15日10时,赣州市消防救援队伍共处置抗洪抢险警情47起,出动消防车99辆次、指战员636人次、冲锋舟16艘、橡皮艇7艘,营救被困群众806人,疏散转移群众2845人。
目前,省防指共有4个工作组、3个专家组、3个督导组在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等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据统计,14日,全省共投入抗洪抢险力量28000人,其中群众19000人、机关干部7500人、消防救援1200人、武警部队320人(包括在鄱阳湖江心洲、棉船洲预置的200名兵力),共投入抗洪抢险机械设备224台套。此外,省公安厅要求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继续投入警力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坚持防汛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沿江、沿河堤段巡逻检查,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积极解救灾区被困群众。
救援故事
直升机紧急赶赴灾区转移3名被困人员
7月14日11时许,在赣州市降雨强度最大的瑞金市九堡镇清溪村,一名老人被洪水围困在一棵树上,救援人员将他救下后发现其身体受伤。此外,同村一名小学生因被水呛到,引发高烧、呕吐不止。然而,这时整个村子都被洪水围困,人员车辆无法出入,被困人员家属致电相关部门求助,请求派直升机前往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金汇通航了解情况后,快速启动直升机救援方案,与当地政府、医院多方联动,迅速制定救援计划。经过调度,13时35分,救援直升机降落在清溪村临时起降点,并接到因呛水引发高烧呕吐的小孩。飞行8分钟后,直升机降落在瑞金市红都广场,小孩被救护车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随后,直升飞机“马不停蹄”,又前往救援那名受伤的老人。老人被救后,救援人员又发现一名被困村民因腰伤急需送医,于是,直升机将两人同机送往瑞金市一家医院进行治疗。
消防车“客串”救护车 送临盆孕妇去医院
7月14日18时38分,瑞金市消防救援大队的救援人员在出警途中得知有一名孕妇即将临盆,但由于道路积水无法前往医院,孕妇家属在马路边束手无策。
了解情况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将孕妇扶上消防车,火速赶往医院。一路上,消防救援人员还不停安抚孕妇的情绪。
10分钟后,消防车到达瑞金市人民医院。孕妇和家人拉着消防人员的手不停道谢,并与消防人员约定:“孩子出生了,一定请你们吃喜糖。”
一线直击
1998年九江江心洲长江大堤曾出现溃堤,如今军民齐心守护堤坝
外出人员集体返乡参与“抗洪保卫战”
长江水位连续数日上涨,长江上第三大岛九江江洲岛汛情告急,“超警戒水位0.5米……1.1米……”,不断飙升的数字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昨日,记者来到九江江洲岛上的江心洲长江大堤,直击抗洪抢险现场,见证军民齐心协力打好这场“抗洪保卫战”。
江洲岛四面环水防汛形势严峻
江洲岛位于九江市柴桑区东北,赣、鄂、皖三省交界的长江中心,四面环水,是长江上的第三大岛。江洲岛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江心洲长江大堤全长41.36公里(含新洲垦殖场6.8公里)。江洲岛因地理位置特殊,极易遭受洪水灾害,防汛抗洪压力巨大,当长江九江站水位超过19米,江洲岛就要进入防汛模式。
1998年,江心洲长江大堤曾出现溃堤,江洲岛变成一片汪洋,数以万计的居民受灾。因此,这里的防洪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昨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长江九江站水位已经上升到20.63米,江心洲长江大堤超警戒水位1.13米。九江市柴桑区水利局派驻江洲岛的副总工程师胡波告诉记者,今年长江九江站水位可能上升到21.5米,江心洲长江大堤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采用“丁字形”巡堤法排查险情
乘着渡船,记者来到了江洲岛上的江洲镇,在江心洲长江大堤上,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竖立在堤坝上一个个白色的防汛哨所。在哨所下方的堤岸上,还有数十位村民排成一条直线,每人拎着一根木棍,正在仔细地巡查堤坝。
江洲镇党委书记陈世超告诉记者,经过多年防汛工作探索,结合江洲镇实际情况,他们创新性地采用“丁字形”巡堤查险办法,即巡逻队员排成一条直线与堤坝垂直进行巡堤查险,可以有效避免巡堤盲区。此外,巡查人员根据水位情况,安排巡堤频率(水位到达19.5~20米每两小时巡查一次,水位20~21米一个小时巡查一次,水位21~21.5米每半小时巡查一次,水位超21.5米则不间断巡查),并严格做好巡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像这样的巡逻队伍,在江洲岛上有很多。2016年以来,江洲镇党委政府完善了江洲镇四级防汛指挥体系,即成立1个防汛工作指挥部,6个防汛指挥所,15个防汛指挥大队,每两百米设置1个哨所,共设置171个防汛哨所。
武警战士靠双手加固430米险堤
在江洲镇益民场团洲堤段,每间隔一分钟,堤坝上就会驶过一辆运送土方的大货车,掀起弥漫的尘土。堤坝上,齐整的步伐声从远处传来,身着迷彩服的武警战士们,正在堤上往返奔走。
“大家加把劲,在天黑之前咱们将防水布铺设到位!”武警九江支队政治工作处干事王雨一边为战士们鼓着劲,一边向记者介绍此次的抢险任务:“我们出动了60多名战士,任务是在430米的险堤上铺设防水布,并用木条、砂石等材料进行加固,防止江水上涨后对堤岸的侵蚀。这段堤坝宽度较窄,最窄处不足4米,水位又这么高,堤坝压强过大,如果不采取措施,肯定很危险。而且这里堤坝太窄,大型设备上不来,需要靠我们的战士肩扛手拎一袋袋的砂石加固堤坝。”
外出人员返乡参与抗洪抢险
江洲岛饱受水患影响,每天24小时巡堤排险也是岛上的工作重点,因此,充足的抢险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已在南昌安家,有了自己公司的蔡根友告诉记者,几天前,他看见家乡江洲岛的灾情在朋友圈流传,离家在外打拼的江洲人纷纷呼吁,回到家乡抗击洪水。他告诉记者,江洲岛许多人在外务工,目前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多人,而且多是妇孺。“这里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想到打谷场上的稻香,还有升起的炊烟,我们就毅然决然地回来了。”蔡根友相信在广大军民齐心协力下,一定能战胜洪水,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江洲镇党委书记陈世超告诉记者,最近江洲镇党委政府通过在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广泛号召外出人员返乡抗洪抢险。现在镇上的上千名防洪巡逻员,有八成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他们中有大学生,有外出经商务工的人员,还有很多离退休老人,在家乡有困难的时候,纷纷返乡抗洪。
自7月13日起,军民携手组成的巡堤查险队,吃住在大堤上,为江心洲长江大堤安全度汛构建起坚实的保护屏障。昨日17时许,记者乘船离开,回头看向江洲岛,只见江心洲长江大堤如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百姓的安全。
来源:江西晨报、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