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刚刚过去的周末,山东连发多起溺水事件)
据统计,溺水一直是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今年入夏以来,山东各地迅速升温,在池塘、水库、河流游泳成了不少人防暑降温的选择。随着中小学正式进入暑假阶段,溺水事故更是进入易发、高发期,造成多名人员溺亡,令人痛心。男子带仨孩子在济南浆水泉水库溺水7月13日18时左右,济南浆水泉水库发生四人意外溺水事件。现场市民发现有人溺水后,有两个人跳下水合力救起一名溺水者,是三个孩子中的老二。晚上11点左右,约17岁的长子遗体被打捞出来。14日9点20左右孩子们的父亲遗体被打捞上来,有四五十岁。14日17时左右,第三位遇难者遗体被打捞出来,是男子的小儿子,年仅15岁。至此,三名遇难者全部搜寻出水。据了解,溺水的父子三人均为河南人,孩子的父母长期在济南打工。由于暑假来临,父母刚把孩子接到济南,就发生了意外。

浆水泉水库是一片开放水域,管理起来难度较大,水库管理单位虽然也在努力,但意外还是不时发生:2013年7月,浆水泉水库有一名男子溺水,经过奋力打捞,男子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家属悲痛欲绝。2013年9月19日中秋节下午1点左右,一名男子跳入浆水泉水库,只是简单游了几分钟,身体就开始在水中下沉,最终溺亡。2013年7月28日下午,一名年仅17岁的男孩与亲人来浆水泉水库游泳,但不幸溺水身亡,大约4个小时后,尸体被打捞出来。2015年7月13日入伏第一天,一名菏泽籍的19岁青年男子在浆水泉水库下水游泳时,一个猛子扎进去不见了人影,两个钟头后,溺水者被打捞出来,但已经没了呼吸。2015年7月30日下午,一名28岁的外地男子在浆水泉水库游泳溺亡,尸体在31日上午被打捞出来。虽然有如此多的前车之鉴,但是下水游泳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有市民说,早晨游泳的人最多,能有四五十个。

枣庄一名10岁男童不幸溺亡7月13日下午,在枣庄市中区税郭镇一池塘内,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不幸溺亡。据了解,事发时两名男孩在池塘边玩,后来一名男孩不慎落水,民警到达的时候,男孩已经沉入水中,现场有市民正在打捞。男孩被打捞上岸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烟台海边一男子溺亡7月13日15点左右,烟台开发区金沙滩海水浴场一起溺亡事件,一名年轻的男子被众人打捞上岸,周围还有很多人一切如常的在海里玩水。聊城一名12岁少年溺水身亡7月14日下午,聊城莘县古城镇,一名12岁小男孩溺水。事发河域宽约8米,深约3米,因适逢水闸放水,男孩落水后很快被水流冲走。由于水流速度非常快,给打捞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经过4个多小时的打捞救援,男孩被打捞上来,但已无生命体征。平安快乐过假期 暑期安全不“放假”山东省要求,中小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辨识安全风险和自我保护的基本常识。学生监护人要与学校互相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好监护人责任,加强对被监护人的各项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校园内外的人身安全。村居、社区和宣传、妇联等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家庭强化安全教育,采取防护监护措施,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日前,山东多部门联合发布了《父母在 不野游》防溺水公益歌曲,希望家长教给孩子听,假期多加防范,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另外,6月17日,中国教育部网站发布幼儿园、中小学、高校的暑假安全温馨提示( ),其中对儿童防溺水提出了安全建议(图)。与此同时,中国教育学会还推出全国中小学生(幼儿)2019年平安暑假专项活动。特意为学生和家长制作了视频,讲解暑期安全知识。

暑期溺亡事故高发,牢记以下相关知识,很重要!如何预防?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施救?济南蓝天救援队队长王志刚提醒市民,发现有人溺水,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可以找到一些有浮力的东西帮助溺水的人,人在溺水的时候,本能的反应会抓住人不放手,这样会导致二次事故。如果水中施救成功之后: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本文来源: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