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游不死就往死里游!”51岁大姐19小时横穿英吉利海峡,遇超大风浪,过程惊心动魄

0
分享至

(原标题:“游不死就往死里游!”51岁大姐19小时横穿英吉利海峡,遇超大风浪,过程惊心动魄)

原标题:19个小时!中国五女横渡英吉利海峡,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

19个小时!中国五女横渡英吉利海峡,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

龙头新闻记者 薛宏莉

英吉利海峡被誉为游泳界“珠穆朗玛峰”,让全世界极限挑战游泳爱好者趋之若鹜。

一百年间,有近5000人成功横渡,却没有一位中国女性。中国大陆挑战成功的男性,也只是寥寥三人和两个接力团队。

日前,一则好消息从那里传来:北京时间7月4日零点30分,我国五名女性公开水域极限运动爱好者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她们从英国多佛出发,在法国加莱格里内思角登陆,历时19小时33分钟,总游行72.85公里。

接力挑战的五位中国女性,有一位来自我省双鸭山市。她叫陆艳华,51岁,曾连续两年成功挑战冬泳0℃水温1000米。她是如何入选这项挑战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和过往历练呢?

【有多难】

低温巨浪中拼搏19个多小时

“每隔6小时左右,英吉利海峡中的海潮就会在大西洋与北海之间来回变换一次方向。当时,海水温度在12-15℃之间。距离长、水温低、潮汐影响路线,天气变化不定……我们克服着每一项困难,从夜里游到天亮,又从天亮游到下午。” ——陆艳华

10日子夜,记者微信语音采访了尚在国外的陆艳华。“惊心动魄,真是游不死就往死里游呀!”时隔多日,再提起这次横渡,陆艳华的语气里依旧难掩激动。

要讲她们的故事,得从英吉利海峡横渡有多难说起。英吉利海峡最狭窄处叫“多佛海峡”,仅34公里宽,可由于存在大范围逆流和变化多端的天气,从来没有挑战者能直线横渡,她们都是一边克服潮汐、海浪的影响,一边调整“偏离”的方向,最终以“S”形或“Z”形曲线完成挑战。会“偏离”多远?那就得看运气了。英国一位56岁妇女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时,游了28小时44分,总游程105公里,也由此成了这项极限运动挑战成功的“最慢纪录者”。

陆艳华和四个伙伴的挑战,虽是以接力形式完成的,但也是“壮举”。从多佛一处悬崖海滩下水,五个人依次接力,每人每次游一个小时,最终以19小时33分钟,四轮二十次接力完成了这项挑战,总游程72.85公里。在这之前,英吉利海峡上,从没有中国女性成功挑战的身影。

除了上述的“游程不定”,寒冷、严苛的比赛要求都是考验。陆艳华说,英吉利海峡是低温水域,每年只有7-9月适合横渡,但白天水温最高只有14-18℃,夜晚最低时,也就6-8℃。“挑战者几乎都是从白天游到晚上,而且见证官要求参赛者不能穿长袖和长裤等连体泳衣,只有在船上休息、等待再接力时,可以披上御寒的羽绒服或毯子,所以挑战英吉利海峡就是一场毅力、耐力和体能的对抗。”

陆艳华她们是在当地时间2日晚上9点57分下水的,当时海水温度在12-15℃之间。“水的温度如同冬天流了很长时间的自来水的温度。”

有数据显示,有80%的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失败选手,最后都是因为无法耐受低温而退出。

更严苛的是,挑战规定,接力者完成不了自己的任何一个“一小时”,就算集体挑战失败。

19个小时!中国五女横渡英吉利海峡,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

【有多苦】

挑战者晕船严重

听到预备指令立刻“弹起来”等待下水

“我们是被紧急通知夜间开始横渡挑战的。那天风浪特别大,组织者说有一个‘窗口期’,可以帮我们借助洋流更快地完成横渡,但是每个人都低估了这场风浪的威力。” ——陆艳华

“夜游”是摆在陆艳华她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

夜晚的英吉利海峡,漆黑一片,只有领航船船头的指示灯,发出微弱的蓝光。

按照规定,挑战者下水后必须与领航船保持一定距离,碰到船身,或者接力时与其他挑战者有肢体碰撞,都算挑战失败。

陆艳华说,这之前她从没有夜游的经历。“未知的海面上,不知‘埋伏’着什么危险,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恐惧。”其间,一只发光的水母经过,把她吓得大叫。她被蛰了肩膀,疼了好一阵子。

风浪制造的麻烦更大。“船长说,那是他负责领航这些年见过的最大风浪。前浪推着后浪,掀起四五米高的浪花。导航船剧烈摇摆,水下的挑战者稍不注意距离,就会被大浪推得撞到船身;可距离太远,夜游时又看不清‘蓝灯’。船上等待接力的挑战者,则被摇得晕了船……”陆艳华说,五个人只有同伴魏青不晕船,而自己一上船,就晕得把胃里的食物都吐光了。19个多小时,除了下水,一直在吐,最后吐的都是“黄水”。“我们带了很多食物,可大家一口都吃不进去。每次下水,都不想上船。”

剧烈呕吐,影响的是体力和体温。“海面上的温度只有10℃,即使披着羽绒服,站在甲板上也不能让身体迅速回温,而去狭小的船舱休息,吐得更严重。”陆艳华说,最严重时,她在甲板上晕得都蹲不住了,是同伴扶着她进入船舱、盖上毯子,才得以让身体回暖的。“当时,我一头栽在那里,连湿漉漉的泳衣都换不下去……”可即使这样,只要听到“准备”指令,每个人都是再晕也会像弹簧一样跳起来,立刻到甲板上等待接力。

“简直太苦了。到最后,包括船上的见证官、签证官,都是留着泪看我们完成挑战的。”陆艳华描述“风浪制造的麻烦有多大”时说,当时她们距离登陆点只有10公里时,怎么游也不见越来越近,“最后1000米,同伴魏青游了五十多分钟,才上岸举起五星红旗”。

19个小时!中国五女横渡英吉利海峡,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

【她咋成了挑战者】

偶然发现自己“体能好”

曾两次成功挑战冬泳0℃水温1000米

看了挑战者的信息,很多人纳闷,辽宁的张淑娟、安徽的郑克美、黑龙江的陆艳华、山西的王水亮、重庆的魏青,这几个天南海北的女人,是怎么凑在一起的?而且,张淑娟的职业是教师,陆艳华是退休的矿务局充电工,郑克美则是一家粮油店的老板娘……

原来,她们都是冬泳爱好者。张淑娟等四人都成功横渡过琼州海峡,陆艳华则两次完成过冬泳0℃水温1000米挑战,是中国女子成功挑战该极限的第一人。

“双鸭山的冬泳基地,已连续举办三年国际性的冬泳赛事。”陆艳华说,这期间通过参赛,她早已和部分同伴相识。2017年和2018年两次成功挑战0℃水温1000米后,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活动的中国组织者也找到了她,“这是一个很烧钱的挑战,我们每个人要4.7万费用。我是特殊工种退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400元,”陆艳华坦言,她一度很纠结去不去,是丈夫和女儿给了她极大的支持。

不为圈外人了解的是,51岁的陆艳华在十二年前才学习游泳。爱上冬泳,也只有三年。“那年,女儿要学游泳,我请不起教练又担心她的安危,就硬着头皮跳下水。”陆艳华说,见身边的老太太都会游泳,她不服气,也跟着一边观察一边练,没想到竟然学会了。这之后,她到双鸭山南湖(原山岭东水库)游泳,结识了一些“野泳”爱好者。一次搭伴外出游玩,年轻时搞过体育的她和两位男游泳爱好者畅游黑龙江,“我们一点点儿尝试,在黑龙江里顺流游了七八个小时、70多公里,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体能这么好,之后就在南湖里一点点儿增加游泳距离,最多时能在水库游八个来回。”

陆艳华把丈夫带入了游泳爱好者的队伍,而丈夫则把她引上了冬泳的道路。“2016年,我去外地看上大学的女儿,回来听说丈夫开始冬泳了,就跟着去试了试。一开始下水,冰得全身针刺一般疼痛,几个爱好者向我传授经验,我一点点试,没想到竟然爱上了这项极限运动。”几年下来,51岁的陆艳华显得很年轻,看起来也就40多岁。“我血压平时略低,所以非常适合冬泳这项运动。”

陆艳华说,对于未来要迎接哪些挑战,她还没有计划,但是她喜欢这种“搏击冰河”的感觉,所以会把这项运动一直进行下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黏液的重要性

黏液的重要性

利维坦
2023-03-23 09:01:27
俄前总理发现新危机:只要美国停止对台军售,中国就会让乌军速胜

俄前总理发现新危机:只要美国停止对台军售,中国就会让乌军速胜

瞩望云霄
2023-03-22 13:56:29
他是首个扮演毛主席的男演员,毛主席观看后说:以后不要再演了!

他是首个扮演毛主席的男演员,毛主席观看后说:以后不要再演了!

秦風历史
2023-03-21 11:01:54
福气都在晚年的三大生肖 凡事顺遂生活富足

福气都在晚年的三大生肖 凡事顺遂生活富足

古派风水大师
2023-03-23 12:59:32
网友以身试险私聊柬埔寨小6求收留,国内竟然隐藏了不少小6的内线

网友以身试险私聊柬埔寨小6求收留,国内竟然隐藏了不少小6的内线

林小朱影院
2023-03-23 14:23:06
毛主席仅调一人入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让美军害怕至今

毛主席仅调一人入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让美军害怕至今

文史江山
2023-03-23 03:11:53
普京忙着对付乌国,中美突然打响“特殊一战”,多国首脑纷纷表态

普京忙着对付乌国,中美突然打响“特殊一战”,多国首脑纷纷表态

环球参考
2023-03-22 00:37:08
太缺德了,男子假扮消防员跟饭店老板订了八十份饭,结果失联了

太缺德了,男子假扮消防员跟饭店老板订了八十份饭,结果失联了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23 11:08:38
主播PDD亲自体验日本花魁,惊叹比国内便宜

主播PDD亲自体验日本花魁,惊叹比国内便宜

油菜娱乐记
2023-03-22 18:31:45
杨颖私下聚会有点放飞自我,从角度和清晰度来看,是有心之人偷拍?

杨颖私下聚会有点放飞自我,从角度和清晰度来看,是有心之人偷拍?

奥燃小鑫
2023-03-23 10:49:21
蒙蒂狂喷罚球不公愤然离席:你何时见过一支球队有46次罚球?

蒙蒂狂喷罚球不公愤然离席:你何时见过一支球队有46次罚球?

雷速体育
2023-03-23 14:19:28
著名作家,用偏执和自私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著名作家,用偏执和自私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亮见
2023-03-22 17:29:20
缅北被绑架少女在曼德勒被找到,精神恍惚,一问就哭

缅北被绑架少女在曼德勒被找到,精神恍惚,一问就哭

缅甸中文网
2023-03-22 16:58:12
英国首相飞往美国途中,突然宣布一个重要消息,抵御中国“威胁”

英国首相飞往美国途中,突然宣布一个重要消息,抵御中国“威胁”

中外人物解读
2023-03-23 14:48:00
怕怕!克里米亚的黑海舰队基地遇袭后,当地电台建议俄罗斯人离开

怕怕!克里米亚的黑海舰队基地遇袭后,当地电台建议俄罗斯人离开

门卫秦大爷看世界
2023-03-23 16:17:11
“中产阶级”及格线出炉!全国只有3000万户?你家达标了吗?

“中产阶级”及格线出炉!全国只有3000万户?你家达标了吗?

财经万子婳
2023-03-22 07:10:02
“特朗普拒捕数十人围堵,追捕却不敢开火”,AI预料现场慌乱一幕

“特朗普拒捕数十人围堵,追捕却不敢开火”,AI预料现场慌乱一幕

硬核研究所
2023-03-22 12:27:27
后天3月25号,大到暴雨中雪范围已确认,今春冷到哭?看农谚咋说

后天3月25号,大到暴雨中雪范围已确认,今春冷到哭?看农谚咋说

美人茶话会
2023-03-23 15:52:53
林彪死后,72岁的张闻天给毛主席写信:我现在可以做点工作了吧?

林彪死后,72岁的张闻天给毛主席写信:我现在可以做点工作了吧?

历史谜中谜
2023-03-22 21:30:02
药明康德业绩炸裂,估值已跌无可跌

药明康德业绩炸裂,估值已跌无可跌

看财经show
2023-03-23 15:15:57
2023-03-23 18:48:49

头条要闻

受贿近7000万 湖南常德市委原书记杨懿文获刑16年半

头条要闻

受贿近7000万 湖南常德市委原书记杨懿文获刑16年半

体育要闻

不用清偿欠款,就能上足协"清欠"名单?

娱乐要闻

陈慧琳车祸后首现身 面部僵硬险毁容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华为P60 Pro上手 专属于你的影像旗舰

汽车要闻

全球首款搭载帝瓦雷音响 腾势N7将于年中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亲子
本地
艺术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房产要闻

还是城投包揽,广州宅地竞拍首日收金63亿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艺术要闻

自然与众生 《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开启全国巡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