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甘肃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近日组织召开了全省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会议,指出草地贪夜蛾已入侵山西省。为切实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严防暴发成灾,要求各地全面准确监测预警,及时有效处置,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规模迁飞、不大面积连片成灾。
另据陇南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7月2日,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段河坝村、马街镇官堆村夏玉米田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这也是甘肃省内首次出现的草地贪夜蛾入侵情况。
自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出现在我国云南省以来,一路蔓延,目前超过半数省份已发现入侵情况。
链接:草地贪夜蛾(学名: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行军虫(英语:Fall armyworm)、秋粘虫、草地夜蛾、伪黏虫,是夜蛾科夜盗蛾属的一种蛾。本种可能正发生同域种化,渐分化为分布地区与外形没有明显差异的两个亚型,其幼虫分别以玉米和水稻为主要食草。生物研究中常用于表达真核蛋白质的细胞株Sf9细胞与Sf21细胞即是来自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在农业上属于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育的速度会随着气温的提升而变快,一年可繁衍数代,一只雌蛾即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本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虽不能在零度以下的环境越冬,但仍可于每年气温转暖时迁徙至美国东部与加拿大南部各地,美国历史上即发生过数起草地贪夜蛾的虫灾。2016年起,草地贪夜蛾散播至非洲、亚洲各地,并于2019年出现在中国境内,已在多国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另外本种的幼虫除了食用植物外,还有同类相食的行为,惟其演化意义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