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狂言君:当神坠落人间,也就成了人)

亚洲杯已近收官,北京时间2月1日22点,日本将与卡塔尔决战;而对于国足来说,自从八进四被伊朗淘汰后,一切都已画上句点。同时国足的出局,也意味着里皮执教中国队的经历彻底终结。71岁的银狐,带着些许遗憾,些许不甘,告别了这个国家。
其实他并没有亲手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也没有取得与冠军教头相匹配的优异成绩。但作为球迷的你我,理应将银狐陪伴我们的这段时光铭记于心。PP体育特意为他制作了四集纪录片《白银时代——里皮在中国的日子》,便讲述了这两年来的种种经历。从《潮起》,到《逐浪》,再从《淬火》,到《燃烬》。
通过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如PP体育记者唐艺榕与杨志超;著名足球媒体人马德兴、王涛、王晓瑞与郭剑,从众人眼中的角度,尽可能客观还原里皮执教国足的经历,诉说他的成败,诉说这段已经成为历史的往事。

2013年,大约在深秋,亚洲杯预选赛倒数第二轮,中国对阵沙特。时任恒大主帅的里皮,出现在看台上。这仅仅只是他与国足的初次接触,待到正式签约,那已经是三年后了。当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4轮仅得1分时,里皮推到前台,并签约至2019年亚洲杯结束。
他被视作救世主,因为他是冠军教练。作为神奇教练的他,同样信心十足,并在新闻发布会上掷地有声。
“我相信能帮助中国足球进步,我也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队是有实力的,不需要惧怕其他的球队。”
里皮言出必行。上任6战,3胜2平1负,距离世界杯真的只差一点,就差那么一丁点儿。
因而在首集纪录片《潮起》里,纪录的便是这段往事。作为足坛名记的马德兴万分感慨的表示,如果对阵伊朗时不出现失误,如果对阵叙利亚最后关头不被对手打进任意球。如果0分变成1分,1分变成3分,或许历史,就会因此被改写了。

毋庸置疑,世预赛的表现堪称强心剂,为萎靡多年的中国足球注入信心。改革,也相应接踵而至。2017年5月2日,国家二队成立,宣告里皮团队接管各级国字号。大国家队的概念也由此相应形成,在里皮的理念里,他希望各级国家队的战术理念一脉相承,以便于选拔队员。
奈何愿望很快变成迷茫。中国杯上,国足惨败威尔士0-6。老人懵了,新闻发布会开场白上,他絮絮叨叨了七八分钟。随后雅加达亚运会八分之一决赛,U23国家队3-4不敌沙特,惨淡出局,而从过程来看,U23国家队甚至一度以0-4落后……
质疑随之而来,讨伐铺天盖地。毕竟竞技体育至始至终都是唯结果论。
第二集《逐浪》里,名记们纷纷坦言,里皮最大的失误便是让他的助手马扎罗尼去指挥U23国家队,这是一着臭棋。优秀的助教,并不等同于也是优秀的主帅。
当然更核心的原因,莫过于国足的人才出现了断档,一组数据触目惊心:10年到19年,各级国字号青少年队先后17次征战亚洲各级比赛,只有两次进入八强;
01级国少队对阵02级印度国少队,仅仅赢了1-0;
03级国少队对阵03级印度国少队,靠着两个点球赢了2-0。
事实胜于一切,国少队的实力在亚洲都已不入流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每一任足协领导都希望取得成绩,只是越希望取得成绩,往往就越没有成绩,进而走入一个奇怪的循环。在长达479天的时间内,里皮狠抓青训,尝试大幅改造。
即使得到的是无声回应,但仍执着向前。

斗士砥砺前行,背后却传来怀疑。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协在会见了多位未来国家队接替里皮的人选。
足协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依旧是那令人纠结的战绩。足协开始绕开里皮,并在10月2日组建U25大集训队,并进行为期80天的军训式集训。宣告里皮所坚持主张的,大国家队概念彻底破灭。而希丁克、扬戈维奇、沈祥福与杨晨接管各年龄段梯队,也意味着里皮团队的权力被无限收缩,他对于男足的掌控力,只围绕在国家队层面。
里皮很清楚现状,亚洲杯备战期间他大量招入老球员,而非年轻人。舆论与球迷并不喜欢这种做法,说好的锻炼新人呢?可作为冠军教练,他需要以一个体面的成绩作为收官;身为傲然于足坛多年的银狐,他有他所恪守的自尊,与骄傲。
第三集《淬火》,便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里皮曾认真想过在中国退休,曾希望将执教中国男足作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尽管他的年薪十分昂贵,但足协如果真想留他,其实问题不大。只是缘尽了,真的尽了,既然尽了,也该散了。
那便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中国球迷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在长期失望的浸透下,他们总会对男足冷嘲热讽;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们又始终关心着国足。这种微妙的情绪,令备战亚洲杯的国足感到压力山大,于是日常训练,媒体开放时间通常被压缩到15分钟;球员结束训练后也会刻意避开镜头,避开采访。
压力太大,确实太大了。
压力,令国足首战差点翻船。对阵吉尔吉斯斯坦,若非对方门将送出大礼,只怕国足将迎开门黑。与菲律宾一战,里皮倒是尽显临场老辣,3-0取得完胜。可在与韩国的较量中,国足完败对手。尽管对阵容有所保留,但也能看出双方在个体,以及整体上的差距。
八分之一决赛2-1逆转泰国。对阵伊朗,毫无底气。因为男足以往对阵伊朗罕有胜迹,即使是里皮也坦言,想要晋级需要运气。很可惜,运气并没有站到国足这一边,反而站到了伊朗这一边。
三个丢球,源于三次低级失误。里皮愤怒了,他瘫坐了教练席上,一言不发。以意气风发为起始,以略显凄惨为结局。里皮就这样,完成了执教国足的最后一战。
《燃烬》这两个字,真真切切说明了一切。纪录片的结尾,里皮对着镜头袒露心声:“我已经尽力,执教中国国家队让我感到自豪,你可以输球,但不能以这样的失误,我会永远支持中国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球队,再次感谢大家。”
他以这样一段话,亲自画下句点。里皮说,如果国足冲击世界杯成功,哪怕届时八十高龄,他也会拄着拐杖,去现场祝贺国足。他经历过甜蜜,体验过坎坷,最终以一种决绝且悲壮的姿态离开中国。

4集纪录片,近一个小时的视频,详尽讲述了里皮执教国足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他曾给球迷,给足协,带来过无尽的希望;他曾令球迷,令足协感到失望。
我们曾幻想里皮宛若神祗,宛若救世主般拯救中国足球;临到末了才发现,他其实也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切切,会有奇招也会犯错误的人,他不是救世主,能拯救中国足球的,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奋斗,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以及一群又一群默默耕耘在基层的足球人。
是非功过,就由他人去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