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顿宵夜吃掉18万!福州男子还差点没命!)
N海都记者 陈燕燕最近,30岁的阿明(化名)和朋友吃宵夜,喝了一打冰啤,剧烈呕吐后,竟血管爆裂,差点搭上了一条命。幸好,医生连夜手术,花了18万元,他才逃过一劫。福建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心外科主任陈良万教授说,原本,心脑血管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但入夏后,吃宵夜、撸串、酗酒的年轻人多了,年轻患者也在增多,经常有半夜被送到医院急救的,应引起警惕。呕吐后血压飙升 差点没了命阿明在福州开小吃店,前些天,小吃店打烊后,他约了朋友吃宵夜,架不住大家的劝说,他喝了12瓶啤酒。当时,他腹胀难受,但怕朋友笑话,想吐又强忍住了。等酒席散后,他才躲在墙角大吐。回家后,阿明又吐了一次,吐完后,他并没感到轻松,冷汗直冒,左胸如撕裂般绞痛,连站立都不稳。朋友赶紧送他到协和医院,医生发现,他的血压飙升到200/95mmHg,心率一度失控。“每过一小时,死亡风险增加1%!”医生推断,他得了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有3层,已撑裂了两层,血管壁像吹气球一样,被撑得薄如纸,只要活动、咳嗽、情绪激动,血管随时可能爆裂,并在2分钟内死亡。当时已是凌晨三点,医生连夜手术,阿明才死里逃生。术后,他住院半个月才好转,因此花了18万元。“尽量少喝酒、不斗酒、不劝酒!”陈教授说,入夏后,持续高温,血压本来就不易控制,阿明本来肥胖,血压高,在酗酒后,多次剧烈呕吐,导致血压急剧飙升,诱发了致命的心脑血管疾病。酗酒引发的意外不少,去年夏天,52岁的宁德男子喝了3瓶啤酒、2大杯葡萄酒,剧烈呕吐后,食管破裂,被送到协和医院抢救。

重口味饭菜 也是元凶之一入院后,医生还发现,阿明年纪轻轻,但血压很高。医生一再追问,他才说,自己开小吃店,为了让菜肴更鲜美,炒菜时,他常下比较多的调料,炒完后自己先尝鲜,下了班还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烧烤、喝啤酒,时间一长,他的身材像吹气球一样暴涨,身高仅1.68米,体重却超过90公斤。7年前,他就得了高血压,医生叮嘱他吃降压药,但他自以为身体壮实,年纪也不大,也没有什么身体不适,就没吃药。该院心外科医生方冠华说,近一个月,该院已接诊6个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年纪都不大,但病情极为凶险。他们比较肥胖,大多爱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平时就有高血压。入夏后,不少人喜欢吃烧烤、大排挡,有些菜肴追求口感和色泽,需要加入超量的油、盐、糖,吃多了,可能危害血管健康。他指出,研究显示,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因此,夏天饮食应低盐低脂,炒菜时,可用醋代替部分糖油,辅助保护心血管;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适度锻炼;定期体检,若查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应及早干预。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如头晕、胸痛、心悸气短、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做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科普一下:每年最热的7~8月,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夏季,受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高、高温心烦等影响,心脑血管病一旦发作,大多是心梗、脑卒中等急症,更需警惕。陈教授提出6条建议:一、空调,尽量别低于25°C空调尽量别低于25°C,房间经常通风,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起来走动走动。从室外回到空调房时,建议先在门外或走廊处待一会儿再进去,给身体一定的适应期。二、吃盐,每天5克以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高血压者应注意每日盐的摄入量,需控制在5克以下,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及豆类制品,以防血压升高。饮食清淡很重要,多在家吃饭,可以主动控制盐勺。三、喝水,不渴也要喝,别猛灌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夏天要多喝水,不渴也要喝,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但不能猛灌冰水,否则容易刺激血管收缩而发生危险。吃饭时,也要多吃点汤汤水水的东西,味道尽量清淡些。四、锻练,早缓动、午别动夏季,心脑血管清晨犯病的比例和几率较高。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10时,建议在清晨不要做剧烈活动。有晨练习惯,也应适当在早上多休息一会,推迟晨练时间。正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人体出汗最多、心情最易烦躁,这些都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尤其是老年人,尽量减少运动。五、32℃ 就别出门了天气闷热、人多嘈杂,人容易烦躁,而情绪激动失控、紧张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保持愉悦心情,相当于给血管放假。当环境气温达到32℃ 时,老年人要减少体力活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六、用药,长期药物不能停夏天,人体血压、血糖相对低一些,一些人擅自停药或减药。证据显示,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一旦停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会迅速恢复到原有高水平。女性55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并存在任意两个危险因素(即吸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超重和有冠心病家族史),就该被划归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咨询医生后,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无医嘱的情况下,不能擅自停药减药。统筹:郭郭 编辑:小燕您可能还想看这些海峡都市报微信矩阵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