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事发南湖公园:9岁男童落水,母亲水中挣扎…)
7月2号下午1点多,南湖公园东侧大坝一名男童落水……

2号下午,段忠鹏和爱人带着刚放假的孩子到南湖公园游玩,发现离岸边四五米的湖水中,仿佛有人在翻腾。定睛一看后,是个男孩落水了。

男童落水的位置,距离段忠鹏有一百多米,看到一大一小两人在水里挣扎,段忠鹏来不及多想,赶紧往男童落水的位置跑。

大坝有约45度的斜坡,石板湿滑,男童落水的位置,水深大约有两三米,可这些都没能阻挡段忠鹏救人的决心。“只能顾孩子了,没有想到恐慌的事。后怕肯定有点,因为我也不会游泳,或者我救不上来孩子,大人都折进去,这种事情也可能发生。”段忠鹏说。段忠鹏救人的事,被恰巧在公园里游玩的刘大爷看到,虽然大家伙都没有看到孩子是怎么落水的,但看到段忠鹏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救孩子,感动了刘大爷。

事情被发到网上,网友们也对段忠鹏下水救人的事,手动点赞。



在路人段忠鹏的帮助下,男童和母亲都成功脱险。孩子和母亲是幸运的,但是一旦出了事儿,可不单单是后悔!29号下午,三亚当地8名15岁左右的小男孩考完试后结伴到一海域游玩,几个孩子手拉手往海里走,想试探海水的深度。哪想,其中3个孩子突然陷入了海里。最后,1人被救上岸 2人失踪。第二天,在多部门联合搜救后,找到失踪的2名男生遗体。


6月30日,湖北通山县慈口乡石印村七组,因为一个篮球,三名少年入湖捡球遇险,不幸溺亡!

溺水悲剧频发,一个个鲜活生命逝去,让人揪心,必须再次引起警醒!教育部发出《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提醒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中小学生家长朋友: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暑假是溺水高发期,希望广大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承担监护责任,经常进行预防溺水提醒,教育孩子重点要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孩子安危关系家庭幸福、祖国未来,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2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3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4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7在游泳前,要做好拉伸运动;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若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缓解抽筋。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3水性不好的人千万不可手拉手进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

1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2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3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致命急救误区:“倒挂控水法”

溺水儿童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人的大脑就会因为长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倒挂控水法”,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绝不要拿生命开玩笑!来源:长春晚报微信综合

本文来源:长春晚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