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暑假盯紧孩子!台州已有13岁少年因这个东西坐轮椅,智力像婴儿!)
若出门只带一样东西
您会带什么?
温小闻觉得,
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手机!
网络上不少人曾调侃道,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器官”。拿得起放不下的,除了爱情,那就是手机!
现如今家庭条件好了,手机早已不是成年人的专属物品,祖国的花朵们也早早地加入到低头一族。然而各种不愿看到的悲剧却陆续传来,今年,天台13岁的小赵同学居然因为玩手机成瘾,已经坐上轮椅一个多月了!
▲网络配图
小赵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成绩不算最拔尖,但也还在中上。因为工作较忙,为了方便联系,年初的时候小赵的妈妈就买了一个手机送给小赵当礼物。自从有了手机,小赵每天只要有空就会偷偷拿出来玩一玩游戏,刷一刷抖音。每天睡觉前也总忍不住瞒着父母再玩上一会儿。
▲网络配图
但是,就是玩手机这么一件平常的小事却在一个月前给小赵家带来了惊天的噩耗。孩子的老师突然给小赵妈妈打来电话:“小赵妈妈,你赶紧来学校,小赵突然就跟疯了一样啊,一直拿头去撞墙!我们好几个老师都拉不住啊。”
等小赵的父母心急如焚地赶到学校,没想到情况更糟了,叫他没反应,扶他起来站也站不住,老师、同学、父母都不认识了,脸上甚至还不停地抽搐。夫妻俩一刻不敢耽搁马上就送往省城一家医院。
更让夫妻俩难以置信的是,住了28天后,小赵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甚至更严重了。原本聪明伶俐的小后生,现在就和两三岁的婴儿一样,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后来,小赵父母决定转院治疗。医生给小赵做了详细检查,结合之前的检验报告,判断小赵的情况是自身免疫性脑炎引起智力受损、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
▲图为医生给小赵做检查
综合用药12天后,小赵出院了。
治疗过程中,逐步筛查了各方面因素,最终医生建议,以后要严格控制小赵玩手机的时间,一定要少玩最好不玩,因为长期晚上玩手机到半夜没有休息好,导致小赵免疫系统出问题,才导致了这次的情况。
近年来,关于使用手机导致儿童心身健康受损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布过一份关于“长期玩手机的儿童大脑”的研究报告。研究显示,重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并且那些每天盯着屏幕超过两个小时的孩子,语言和推理考试表现较差。
英国《每日邮报》曾撰文指出:儿童过度使用手机会出现睡眠紊乱以及记忆力衰退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健康。
美国克莱蒙费朗大学的一项测试发现,由于儿童颅骨厚度较低,儿童的大脑要比成人的大脑多吸收60%的电磁波。而且过量的电磁辐射不但会影响儿童的发育,还会增加儿童出现白血病和哮喘等疾病的概率。
而众所周知的,经常盯着手机屏幕,影响孩子的视力,使孩子近视或造成假性近视。据调查,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
孩子沉迷于玩手机,就会减少与父母以及同龄人的交流,很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自闭倾向,或是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玩手机时不端正的姿势也会影响他们的骨骼发育。
延伸
阅读
警惕!孩子沉迷手机 易致脊柱侧弯
正确
引导
在这样一个智能化时代,一点不让孩子玩手机好像也很难做到。
可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先培养阅读习惯,再接触电子产品
很多国家的儿童机构都建议:
2岁前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
3-6岁可以适当使用手机,一天不要超半个小时。
6-18岁每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
当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被培养好后,再接触动态的电子屏才好。
对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作出约定
我们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规则,比如放学后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周六日可以看一部电影,较小的孩子每天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等 。
当习惯养成后,孩子和父母都会变成一种自觉,就不会因为玩的次数和时长发生“拉锯”“谈判”等问题。
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
朋友的一个孩子,曾对着玩手机的爸爸说过一句话:
爸爸,你真丑!瘫在沙发上!
一语惊醒梦中人。
原来我们玩手机的样子在孩子眼里这么丑。
想让孩子少玩手机,讲一百遍道理,不如一个榜样的力量来得有用。
父母的陪伴让孩子见识更大的天地
最优秀的父母,是最会带着孩子玩的父母。
带孩子散步、旅行、博览群书,孩子会在自然中观察虫居、鸟鸣、草露,感知山、海、云、雾之美,在书中拓展眼界和胸怀。
一部小手机,往往藏着做父母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暑假开始了,希望爸爸妈妈们盯紧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