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突发!一天内福州3人瞬间没了!紧急提醒!所有人都看看!)
N 海都记者 林养东紧急提醒!紧急提醒!!一天内福州长乐三人溺水事发长乐漳港南澳海滩江田镇三溪村三人均未能救回所有人都应警醒!!6月28日下午,福州长乐区漳港南澳海滩、江田镇三溪村发生两起溺水事件。13岁的男孩溺亡两处三人溺水均未能救回当天下午,长乐漳港南澳海滩,不少人在海边戏水游泳,其中一男一女或是游到太外面,发生溺水。“海滩那么大,也不知道被淹了多久。”现场一位知情者说,这两人都是外地人,被拖回岸边时已经完全失去意识,另外有几个人对其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在读者传来的视频中,记者看到两名溺水者都穿着泳装,躺在海滩上一动不动,另外两名同样穿着泳装的男女分别对其施救,但双手按压的是肚子。不少网友指出,现场人员尽力急救是好心,精神很可贵,但现场急救方式不够专业。视频最后,几个人分别拉着溺水者的双手往岸上拖。
昨日,记者从长乐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两名溺水者未能救回。与此同时,在长乐江田镇三溪村也发生一起溺水事故。“是一名13岁的男孩,被救上岸后没有意识了。”知情者说,医护人员到场后,对男孩实施急救,但男孩没能醒来,最终盖上了一层白布。
三溪村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事发水域是三溪水库的下游,属于排洪渠道,有十多米宽,水深则视情况而定。该处禁止游泳,村委会也在周边设置很多警示牌,但没有效果,每年夏季都有很多人在这游泳,即便是事发第二天,依旧有人来游泳,但多是外村人,这名13岁的男孩也是松下镇人。每年夏季,不少人经常会下海、下河游泳,由于海、河水的水域情况与室内游泳馆截然不同,溺水成头号“安全杀手”。海都提醒,夏季外出游泳务必谨慎,选择正规场所,以免发生意外。假期溺水事件频发假期安全虽常提醒,但仍屡次发生溺水事件!就在前段时间,福建泉州和广东也发生了溺亡事件,令人十分痛心!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泉州市区笋江大桥下的水域却发生一起悲剧,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溺水身亡……4月27日(周六)上午10点多钟,广东东莞石排镇下沙杨屋连塘境内一个水塘边几个小孩在池塘边玩耍,其中三名小孩不幸溺水身亡。事故发生时,有四五个孩子一同来到该池塘边玩耍,其中一个孩子突然掉到水塘看不见了,可能是由于下雨湿滑。据了解,在该池塘边玩耍的孩子均在石排镇同一所小学读书,平常相互之间也在一起玩耍。
经确认三名溺水儿童抢救无效死亡,三名儿童两男一女,最小的今年10岁,最大的12岁,目前该案件已移交松山湖公安分局处理。心脏按压的位置、手势均有错福建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的刘丽琴老师说,28日长乐溺亡视频中施救者本意以为溺水者喝了大量水,试图通过反复按压腹部把水压出来,但这是错误、无效的方法。刘丽琴介绍,视频中除了按压位置不对,两手并排按压的手法也不正确,应该是两手掌重叠、十指交叉互扣,用一手掌根贴于胸壁,两手臂绷紧,借助上半身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刘丽琴告诉记者,面对溺水者,应就地尽快实施口对口吹气2-5次,若确认无呼吸、心跳,采用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ABC)的方式开始心肺复苏。其中,胸外按压的位置应是溺水者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如果溺水者还有呼吸、脉搏,先清理口鼻异物,侧卧或头偏一侧,等救护车到场,并密切观察呼吸心跳,必要时做胸外按压。”刘丽琴说,若没有意识、没有呼吸,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成人胸外按压深度是5-6厘米,频率是每分钟100-120次,一个循环为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反复以30:2循环进行,直至溺水者意识呼吸恢复或者120医务人员抵达。普通市民怎么判断心脏骤停?刘丽琴说,面对成年人,直接用双手拍打伤病员双肩,并在双耳边呼唤,10秒内快速扫视观察伤病员反应、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果无反应、无呼吸的话,立即施救。溺水可采取“水母漂”自救专家介绍,发生溺水后人的大闹会一边空白,四肢不自觉地乱动,很多人拼命挣扎,大喊大叫。殊不知,这样只会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加速下沉。正确的做法是利用漂浮原理进行自救,其中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它是基本的自救方式之一,头缩,双手抱膝,膝靠着胸,就可以像水母一样漂起来,要换气时,双脚慢踢,双手向前,头抬起来换气,换完再缩回去。暑期到了孩子放假家长警惕之心千万别放松统筹:小烁编辑:郭郭您可能还想看这些海峡都市报微信矩阵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