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这两天,北京开启高温“烘烤”模式,局地最高温冲上38℃。6月25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这两天西瓜、冰淇淋、冷饮销量猛增,老字号凉面、冷面以及各种消暑菜肴成为必点。据商家统计,高温天气夜间到店购买商品的客流增多,啤酒的销量在过去一周迎来最大涨幅。
老字号冷面凉面成消暑神器
6月25日,在国贸附近一家饭馆,市民小宋和朋友吃饭,桌上除了一道主菜,其他都是大拌菜、凉皮等。“天儿太热,什么蒸的炖的,看着都没胃口了,我这几天点外卖,都是冷面、凉面。”
受气温影响,华天延吉餐厅冷面、新川面馆凉面销量增长明显,日均卖出超千碗。记者在延吉餐厅看到,店里点餐、取餐的消费者几乎排到了门口,不少消费者取餐后没地儿就餐,直接就着门口窗台食用。华天延吉餐厅经理李福介绍,店里的冷面每天要卖出去超2000碗;拌辣牛肉、拌桔梗、羊肉串等“冷面伴侣”销量也跟着涨了不少,每天也要卖出去2000多份。
新川面馆阜桥店、西单店、月坛店,这几天销售同比增长均超100%。与凉面配套的新川酱牛肉、酱肘子单店销售都近3000份。
护国寺小吃起源店推出了一种颜色清爽的菠菜粉鱼儿,看着就凉快。“往年的老北京粉鱼儿一天能卖出四五百碗,而今年的菠菜粉鱼儿平均日销售量超过700碗。”护国寺起源店负责人说。在护国寺小吃起源店、玉桃园店、地安门店等部分门店,老北京喜爱的荞麦“扒糕”已经上市销售;峨嵋酒家北礼士路总店推出了冰浸双蔬、凉拌鸡枞菌等消夏菜肴,曲园酒楼则推出了清热去火气的穿心莲系列菜品。
冰西瓜销量增近2倍 啤酒销量增长最快
酷暑模式下,西瓜、冰品等销量增长迅猛。庞各庄老宋瓜王今年试点的新品种,也搭车“新零售”,实现更好的标准化,当天采摘次日销售,快速进入北京26家盒马门店。
老宋瓜王搭车“新零售”的产品,全部是小西瓜,按箱卖。
与以往的老宋瓜王追求“个儿大”不一样,此次“新零售”渠道的西瓜,全是小瓜。北京老宋瓜王董事长宋绍堂说,“从一根藤上多个瓜,到一个藤上一个瓜;从越大越好,到1.75公斤-2.3公斤之间的小瓜。从田间到超市再到销售者手中,全程冷链。”消费者可以购买整箱的西瓜,也可以买冰镇专区的冰西瓜,盒马水果小二赵宁表示,最近两天冰镇之后的小西瓜销量有近2倍的增长。
超市设冰镇专区,冰西瓜、冰镇饮料成消暑利器。
便利蜂统计了包括北京在内的8个城市门店数据,结果显示,在连日高温的带动下,冰淇淋、软饮料、凉面等各类消暑食品迎来销售高潮,啤酒成消暑商品增长之王。过去一周,北京门店的凉面销售量比前一周增加3%,不少消费者午餐时选择凉面代替便当。其中,卖得最好的是川味鸡丝凉面和韩式冷面。便利蜂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这种需求,7月份将在华北地区推出全新凉面商品。
消费者在挑选冰镇西瓜和饮料。
据统计,受到高温影响,消费者购物时间推迟。夜间到店购买商品的客流相比之前增多,在商圈、办公园区,夜晚消费比较多的是关东煮、零食和功能性饮料,而在社区附近晚上消费比较多的是小吃、啤酒、各种奶制品等。过去一周,啤酒销量增长5.7%,在所有消暑商品中的增幅最大。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丹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