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 树楷模”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事迹宣传——李文英,中国老科协
人物简介:李文英,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站长
人物详细介绍-
李文英同志1957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枝江农村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她培育出的抗枯萎病棉花品种“鄂枝03”,先后在全省推广4万多亩。1990年退休后,仍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义务作技术指导,每年下乡150天左右,走过的路程相当于10个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推广“中棉12”等33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药、新肥,无偿为农民开展技术讲座500余场,技术指导作物面积1200多亩,联系农户400余户,辐射农户近万户,帮助增收近千万元。农民们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奶奶”、“农民义工”。她的先进事迹经全国100多家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称赞她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战线的一面旗帜”。2012年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副主席习近平等领导接见。曾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近两年来,李文英同志虽然年事已高,身患肺癌等多种疾病,但她仍然不忘初心,继续奋战在农业科技第一线。
1、坚持办好示范点,推广科技新技术。李文英同志针对农民朋友的需要,先后在董市镇、问安镇、百里洲镇的5个村确立自己的工作科技示范点。近两年来,在这些村举办技术讲座30余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送科技资料2万余份,引进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10多项,推广新产品5项。2015年指导问安镇双湖村在中稻上使用液态光碳生态肥试验,水稻每亩增产105—133.5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16年引进中熟抗虫新品系2个(创收91、中棉布8)在百里洲镇八亩滩村种植,尽管前期遭灾暴雨棉田被淹,后期又持续高温干旱一个多月,但在李文英同志的精心指导下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2、坚持精准扶贫,引领科技到户。近年来,枝江农村主要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农业生产科技缺失问题严重,很多缺乏农业科技的农记就是贫困户。李文英同志对贫困户格外上心,常说我们能为农户帮多少是多少,能多收一分是一分。每年为贫困户送资料、送种子、送农药、送肥料折款多达5000多元。2014年,李文英给百里洲镇八亩滩村李学珍送去棉花新品种“零创72”,亩产籽花达到了650斤左右,比其他农户多增产100多斤,增收300多元。2015年,李文英为扶持董市镇洪治村李绪凤的“鲜净”蔬菜合作社,向其赠送4盏频振式杀虫灯、50套夜盗蛾诱瓶、150块黄板,帮助开展生物防治,使李绪凤的312亩蔬菜每月少打2次药,全年节约开支12480元。2016年,李文英又在马家店街道、百里洲镇投放斜纹夜蛾性引诱剂60套。并亲自放置一套,共收蛾5964头,消灭卵块近120万粒,为大面积推广积累了可靠的数据。
3、坚持办好工作室,搞好传帮带。2011年,枝江市委、市政府为了充分发挥李文英同志的示范带头作用,拨款50万元建立“李文英棉花发展基金”,成立“李文英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形成团队力量,让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走进新农村,投身大农业,服务广大农民。此举使李文英同志倍受鼓舞。几年来,她言传身教,带领工作室的年轻科技人员战酷暑,斗严寒,每年有60—70%的时间在乡村和田间工作,培养了一批管理型、技术性年轻人才,带出了一支农业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科技队伍。虽然工作室的成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始终保持了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先后有3位成员走上领导岗位。
李文英同志把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化为具体的行动,洒向了农村,撒到了枝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