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 树楷模”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事迹宣传——宋代勇,中国核学会
人物简介:宋代勇,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副院长/华龙一号设计经理
人物详细介绍-
宋代勇,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我国自主三代百万级压水堆核电型号“华龙一号”首堆工程福建福清核电厂5、6号机组工程项目设计经理,中国核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国际青年核理事会中国国家代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环境与能源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宋代勇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专业,进入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现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先后参与了秦山二期核电厂竣工设计、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福清、方家山、海南核电厂工程设计、核电前期项目、AP1000技术消化吸收、核电安全审评、福岛事故设计改进研究、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项目、国产化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CP1000、中核集团三代核电技术重点科技专项ACP600/ACP1000研发设计、华龙一号技术融合、核电出口工作。
创新创优为造“龙”练就硬功夫
2007年4月,为满足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需要,中核集团决定在原有CNP1000技术方案基础上,着力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型号CP1000研发工作。宋代勇被任命为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兼职总体设总,这是他首次承担技术研发的组织协调工作。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项目设计经理的带领下,在公司各专业所的大力配合下,CP1000型号的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工作顺利完成。2010年4月,CP1000型号顺利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的同行专家审评。
天道酬勤,多年的业务历练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使他成长为成熟、经验丰富专业和团队带头人,迎来了硕果累累:他先后获得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核工业部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核工业部级优秀设计论文奖一等奖1项、中央企业“一线工程师”、中核集团“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十佳员工”、“优秀员工”、“优秀团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愈挫愈勇为追梦攻坚克难
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设计建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站,是几代核工业人矢志不渝追求的梦想,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对于宋代勇,是机遇也是挑战。
不经历考验的梦想,不是真正的梦想。不经历考验的追梦人,也不是能够最后到达终点的理想完成者。困难和考验是折射追梦者坚毅身影的明镜。在攀登理想之峰的路途上,每当考验和打击迎头痛击的时候,能够快速反应并坚持到底的人,才能领略登顶的幸福。
受福岛核事故影响,原定采用CP1000方案并在2011年底实现FCD的福清5、6号机组被迫暂停正常工程设计工作。
疾风知劲草。面对严峻的核电发展形势,一片阴霾中,宋代勇没有气馁,没有沮丧,更没有迷失。他反而更加积极、更加坚定,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回答——坚守心中的梦想。他与同事马不停蹄地投身到福岛核事故发展进程跟踪和经验反馈整理工作中。针对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它国家最新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梳理,并模拟福岛事故提出应对措施改进建议,为后续ACP1000核电型号改进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持,先后完成ACP1000型号技术路线图分析、顶层方案设计报告编制、重要技术方案论证等工作,推动了ACP1000/华龙一号堆型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能动+非能动安全技术,是“华龙一号”安全性能上一大亮点。2011年5月,根据福岛事故后的最新形势,集团三代核电技术研发重心正式由ACP600转向ACP1000,并提出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创新设计理念。宋代勇作为科研设计总体设总和同事们克服参考文献少、缺乏开发经验、工期短等诸多困难,刻苦钻研共同完成系统配置方案论证、设备研制,并通过建造全高度、全压力的系统性能综合验证实验装置,完成系统性能综合实验验证。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风雨兼程纸上“华龙”正腾飞
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厂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0月,宋代勇被任命为福清核电厂5、6号机组工程项目设计经理。从技术研发攻关,到设计管理,从“华龙”设计者到建造者,这是需要他攻克的另一种难题。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画龙”到“造龙”,要想“华龙”腾飞九天,大家就得拧成一股绳。因此,宋代勇他把身边的每一位经验丰富的设总作为学习的对象,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从有效沟通梳理工作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入手,加强过程控制,着力提升团队执行力,确保了他所带领的“华龙”团队的高效。
团队年轻员工比例较高,宋代勇就根据年轻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干劲足、求知欲强的特点给年轻员工压担子,以任务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上而下的指导、自下而上的经验反馈和集思广益的集中讨论,形成了有效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方法,很快就练成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干设计管理团队。所在“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核集团业绩突出贡献奖”、“中核集团重大科技成果奖特别奖”、“201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团队)”、2016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6年“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
对于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工作在核电领域的研发设计人员,宋代勇一直用行动践行他内心坚守的梦想——让“华龙一号”在中华大地早日腾飞。
追梦路上,他和团队成员依然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