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隧道后他眼前突然一片漆黑……醒来后肠道被切除了近30厘米)
昨天,宁波的邵师傅在医院进行了盆腔及下肢手术,医生说,这会影响他以后的正常行走。这次手术,缘于邵师傅在6月4日经历的一场车祸。虽然当时车速只有39公里/小时,可没想到,带来的伤害仍然不小。缓行中被两辆半挂车“前后夹击”6月4日下午艳阳高照。G15沈海高速往上海方向1550公里的凫溪大桥,桥面正在进行坑洞修补。为此,在离大桥不远的塔珠岭隧道进口,就封闭了慢速车道和应急车道,仅快速车道可以通行,路面车流比较缓慢。邵师傅是一名货车司机,当天下午2点送完货准备回家。在途经宁海服务区时,他的车前、车后均有一辆半挂车。顺着车流走走停停,10分钟后,他接近了塔珠岭隧道入口处。这时,车流行驶的速度较之前有所加快,邵师傅回忆,也就差不多30公里/小时。不料,车辆刚刚进入隧道时,意外发生了。

“当时,我发现前面的那辆半挂车尾灯突然亮起,我赶忙踩下刹车。幸好在离前车2米的时候刹住了,正当我松了一口气时,突然感觉车身一震,我被车后的一股力量顶着往前走。”

剧烈的撞击使得邵师傅的货车直接撞上前面半挂车的车尾,导致驾驶室被挤压变形,他被困在车里,下肢被卡,血流不止。等消防、交警和医护人员赶到时,邵师傅已经痛得晕了过去。

经过紧急破拆,邵师傅被送往医院接受了长达6小时的手术,切除了近30厘米的肠道才止住内出血,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昨天,又做了盆腔及下肢手术。进入隧道就产生了“黑白洞效应”在事故调查中,交警发现,跟在邵师傅后面的肇事半挂车司机胡师傅的车速不快,只有39公里/小时,也没有喝酒,精神状态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会撞上去呢?胡师傅回忆,“当时外面太阳很大,一进隧道光线就暗了下来,眼前一片漆黑,我与前车只有不到10米的距离,等发现它紧急刹车已经来不及了。”交警最终认定,事故原因是胡师傅驾驶机动车在同车道行驶中,不按规定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进入隧道后,发生光线变化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事故发生,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进出隧道时因光线变化产生目眩,高速交警称这一现象为“黑白洞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浙江省中山医院眼科主治医师许慧蕾说:“这是一种人体对于光线变化的自我生理调节,过程一般1至3秒,不同的人适应的速度不一样。适应的过程是眼底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在发生作用。光线亮时是视锥细胞在起作用;而一旦进入暗区,视锥细胞从兴奋状态迅速停止工作,这时就需要视杆细胞迅速兴奋起来进入工作状态,这两种细胞转换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控车速、保车距是最好的办法开车的司机都知道,阳光越好的日子,开车进出隧道时基本上都会因为洞内外光线变化而出现短时看不清路的情况。虽然隧道里都有照明设备,但是短暂的“黑白洞效应”还是有,尤其是在夏季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控车速、保车距。”高速交警宁波支队的交警表示,在隧道前500米左右的位置会有限速牌,司机应该严格按照限定车速开;车距方面,车速大于100公里/小时至少保持100米的车距,小于100公里/小时则需保持50米车距。“另外,进入隧道时建议开启前照灯和尾灯,不要开远光灯。”另外,许慧蕾建议,有阳光的日子,司机开车建议配备一副墨镜,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光线变化带来的视觉差异。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