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南一男子感染HIV病毒 妻子起诉离婚)
原标题:一纸判决书背后的故事——男子感染HIV病毒,妻子起诉离婚
湖南法院网讯 2018年12月13日上午9时许,身材瘦高、穿着简单整洁的王某,按照法院传票规定的时间到法院参加开庭。在等候期间,他指着办公室的空调说“这个空调上面落了一层灰,太脏了,我经常擦洗家里的空调”。就是这位如此爱干净的人却感染了具有“死神”之称的艾滋病。
王某与妻子杨某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现已成年,小女儿尚在学校读书。2013年7月,王某被确诊感染HIV病毒。2018年11月12日,杨某向本院起诉离婚,并自愿独自负担小女儿的一切费用;王某要求杨某一次性支付15万元经济帮助款,否则不同意离婚。
面对本案,承办法官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判决离婚,杨某以现有的经济能力,不可能在独立抚养一个小孩之外,再一次性支付15万元;如果杨某不支付15万元,以王某在开庭过程中显现的急躁、扭曲心态,王某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多、更大的冲突与纠纷;如果判决不予离婚,从杨某前后两次起诉的间隔时间及开庭审理情况来看,杨某要求离婚的态度非常坚决,判不离的处理方法,只能暂时延缓而不能根本性化解矛盾。而且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一方患有艾滋病属于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一种情形,法院可以准许离婚。
在与当事人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后,承办法官探寻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王某一直认为,其感染HIV病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杨某造成的,他不愿这么轻易让杨某离开自己。王某在明知杨某无法一次性支付15万元经济帮助款的情形下,仍提出这一请求,这是王某为了挽留婚姻的一种手段,也是抒发内心愤懑的一种方式。为此,承办法官对王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指出杨某在得知王某身患艾滋病后还与之共同生活五年实属不易,承办法官还指导杨某以友好的态度多与王某交流,以缓解其躁动情绪。经过一番努力,杨某终于在经济帮助款数量方面作出了让步,从15万降至5万元,但要求一次性付清。
然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务工者,杨某既要负担自己和小孩的一切开支,还需独自偿还债务3.2万元,其微薄的收入早已捉襟见肘,一次性支付5万元,对于杨某来说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于是,承办法官又开启了另一段谈判之旅,最终以一句“通过分期付款,你每年都可以与杨某联系,让她一直惦记你,不挺好的嘛”彻底触动了王某的内心。
法院最终判决二人离婚,杨某独立抚养小孩及偿还夫妻共同债务3.2万元,并在十年内支付王某5万元经济帮助款。双方共同出资建设的两套房屋,一人各住一套。当事人双方服判息诉,均表示不上诉,并衷心感激法官对处理此案所作的辛勤付出。
这份近三千余字的判决书,看似简单,背后却凝聚了法官数不尽的心血和精力。家事审判从来都不是机械地适用法律规定,而是要融法、情、理于一体,判决的目的不仅仅是案结,更要事了。为了最大限度帮助这位特殊的当事人,承办法官在完成开庭、撰写判决书等审案常规动作外,还特意走访疾控中心了解国家有关资助艾滋病病人的政策。
(湖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