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是被中纪委机关刊物痛批的“戏精”?)
最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机关刊物《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登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将剑锋指向了贪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戏精”。“戏精”这个词,对广大网友而言并不陌生,在互联网上,人们经常用“戏精”调侃喜爱表演、模仿的朋友,有时也会用“戏精”讽刺那些装模作样、拿腔拿调的网红。但是,在纪检监察工作当中,“戏精”这个词却显得十分新鲜,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的这篇文章,用十分“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而文中阐述的具体内容,则十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文章专门提到了王四华落马前一次颇具“特色”的“作秀”。一段视频显示,在一次会议当中,王四华曾当众发飙,不留情面训斥多名局长,“你当了这个局长,你干了什么事?要扪心自问”“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讲话没讲话的形象,讲话讲不出来,讲不出来说明你调研不深刻,对情况不了解”,俨然一副疾恶如仇、敢作敢为的正面形象。然而,王四华最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被查,讽刺意味十足,作为“政治作秀”的注脚再合适不过。
文章还提出:政治作秀对演技的要求挺高,由于总是披着政治正确的外衣,辨别起来难度不小。少数长于政治作秀的“戏精”一度得了好处、尝到甜头,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正是在这段文字当中,作者使用了颇为活泼的“戏精”一词,为文章增色不少。
事实上,说起善于“作秀”的“戏精”型官员,远不止王四华一人,其中不乏位高权重、知名度颇高之人。
此外,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也曾因“政绩卓越”被视为政坛明星。在“有魄力的实干家”“最年轻市委书记”等诸多光环的加持之下,万庆良在多个地方搞了不少大项目、大投资,交出了亮眼的“GDP成绩单”。然而,也正是在这些大投资、大项目中,万庆良多次收受贿赂,与商人存在巨额利益交换。此外,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万庆良先后出入会所21次,顶风作案,视中央精神为儿戏。最终,2016年9月30日,万庆良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演技再高、入戏再深,贪官污吏也终究无法逃过纪检监察单位锐利的目光。
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人民网、赣州晚报、央视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