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尔滨家长注意!6月份这种病进入高发,高热、抽搐…严重的危及生命!)
随着沈阳天气越来越热
一些儿科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即将出现,
比如水痘、腮腺炎,麻疹、
风疹、手足口病等,
其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手足口病,
该病多累及婴幼儿,
且近年重症病例逐渐增多,
发病急,病情变化快,
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
昨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疾控专家会商讨论确定,
6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包括:
重点关注事件为风疹、手足口病,
一般关注事件为水痘、痢疾。
疾控提醒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提示,沈阳市6月气温逐渐升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湿度较大,非常适宜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传播,是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肠道病毒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对上述传染病应密切关注。
王主任提示,
6月份市民需重点预防
风疹和手足口病
一般关注为水痘和痢疾,
并给出具体建议。
风疹:6月疫情可能会呈上升趋势
专家建议
学校加强晨午检及缺课登记,加强风疹病例的管理,及时发现隔离病例,并加强教室等密闭空间的通风;医疗机构加强出疹性疾病监测,加强对麻疹/风疹患者的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市民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育龄期妇女可在孕前检测血清风疹抗体,如阴性,可注射风疹疫苗,预防孕妇罹患风疹而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儿童的出生。
手足口病:进入一年中的高发期
每年6月份是手足口病流行的前期
6月的疫情高低决定了
全年的流行强度。
根据既往疫情分析,每年的6-8月手足口病进入一年中的流行高峰(高发期),一旦气温升高不排除手足口病疫情快速攀升,预计6月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不排除暴发疫情的可能。学龄前儿童是重点人群,托幼机构应加强暴发危险因素的控制。
专家建议
重点加强病例隔离措施,
特别是在6月份流行早期。
托幼机构、医院应采取传染源隔离排查,必要的消毒措施能起到降低暴发的风险。
既往疫情高发地区应加强疫情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提早采取措施。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海鲜类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经常对玩具、个人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奶嘴等入口物品。
水痘和痢疾:落实防控措施
积极开展水痘疫苗二针次的预防接种,努力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学校、幼儿园应认真落实学生晨检、缺课病因追踪、病例隔离和保持教室宿舍通风等传染病防控措施。
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要强化食品卫生与饮用水卫生监管,搞好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把好病从口入关;各区县疾控中心要加强肠道门诊督导,医疗机构发现有集体单位、学校等出现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时及时上报辖区疾控,同时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医务人员明确掌握诊断标准,增加菌痢便培养,加强病原学监测;市民需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虽然手足口病非常的凶险
但沈阳的家长朋友们
也不必谈“手足口”色变
听听盛京医院的的权威解释
心中就有底了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和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起斑丘疹、疱疹。
患儿首先出现发热,早期现象很像感冒,发热1-2天开始出现皮疹。典型的皮疹是米粒大小的疱疹和红疹,疱疹周围可能会有红晕,大部分不痛不痒。皮疹多少和病情轻重不成正比。其中重症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所引起,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因神经源性肺水肿、中毒性脑病而危及患儿生命。
哪些儿童容易患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染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食物、餐具、手、玩具等经消化道传播,还可以通过口水、流鼻涕、打喷嚏等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玩具等用品及小朋友之间互相接触等密切接触传播。
接触手足口病一般多长时间能发病?
多长时间不传染其他宝宝?
接触手足口病病毒后一般2-10天发病,平均3-5天。手足口病患儿需隔离至发病后2周左右,才可以与其他宝宝接触。
患过手足口病还能再得吗?
患过手足口病后对引起本次疾病的病毒有免疫力,但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有可能因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再次患手足口病。
患手足口病需要住院吗?
如只有低热,手足口疱疹等症状的患儿为手足口病轻型,居家隔离即可;
如出现重症或者危重症的倾向持续高热,退热效果不佳;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站立或坐立不稳则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需要住院治疗;
如出现心率、呼吸急促,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口唇紫绀等则为危重型手足口病需要送入重症病房进行治疗。
患儿发热该怎么办?
发热是手足口病的病症之一,发烧最重要的是补充水分,充足的水分有助于退热。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给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退热。
患儿出疹如何护理?
手足皮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穿轻薄,柔软,透气的衣服,使用轻薄的尿布,垫单即可。
口腔疱疹很痛,宝宝一般会出现进食困难的情况。避免喂酸的、烫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清水漱口,避免继发感染;疼痛严重时可以适量喷开喉剑等,可以促进口腔疱疹愈合,减轻疼痛,减少对进食的影响。还可以为宝宝准备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和能量,将食物放凉一点或者冰镇会更容易接受。
怎样才能预防手足口病?
流行期间,发现患病患儿要及时隔离,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接触,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清洗消毒,防止经口传播;勤晒衣被,玩具清洗消毒,防止接触传播;流行期间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常通风,减少通过呼吸道传播。
目前,科学家们研制了专门针对的疫苗可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尽管注射疫苗不能完全预防手足口病,但可以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效的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给患儿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