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在川开始总体安装)
我国“人造太阳”研究迎来重要节点。6月5日下午,在成都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建设现场,该装置主机线圈系统现场交付后,中核集团、东方电气集团、华西集团三方代表共同点亮启动球,拉开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总体安装序幕,中国人离实现聚变清洁能源的梦想又跨近一步。
核聚变产生能量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似,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便有了“人造太阳”的美名。中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西物院)承建,是开展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将大幅提高我国聚变研究手段和能力,从而为实现我国聚变前沿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提供重要支撑。
主机线圈系统是该装置主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机)制造,其中心柱的研制是整个线圈系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线圈中心柱由20组环向场线圈中心段组件和中心螺旋管线圈装配而成,总体重量约90吨。中心柱制造难度大,工艺精度要求极高,高冲击载荷条件下运行寿命要求不低于10万次,在国内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工艺和设备借鉴。
核西物院和东方电机发挥科研创新与高端制造的能力和水平,艰难攻关,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设计制造国内最大尺寸,最大重量的中心柱,合力完成这一项国家任务,为开展堆芯级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和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强力保障。
即将建成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规模大、参数高,采用了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有望将等离子体电流从我国现有装置的1兆安培提高到3兆安培,等离子体温度将超过2亿度,用于开展聚变堆相关关键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为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验与运行以及自主设计建造未来聚变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培养核心骨干人才。
该装置有三大核心部件。今年1月17日通过验收的30万千伏安立式脉冲发电机组系统,是“充电宝”,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今年3月31日运抵核西物院的主机真空室是等离子体直接运行场所,为等离子运行提供超高真空的清洁环境;今天交付的主机线圈系统由环向场线圈系统和极向场线圈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用以约束等离子体、产生初始等离子体、维持等离子体以及控制等离子体位形所需要的磁场。
据悉,装置总体安装将由华西集团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接棒,预计今年底前建成,届时,中国最先进、国际领先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将在四川诞生。
崔粲 川报观察记者 王眉灵 朱玲
原标题: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在川开始总体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