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试运行已3天,共计通行4万余车次,同时因专用路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共计劝返电动车3945辆,劝返行人8069人。而北青报记者4日来到龙泽站探访,发现仍有行人和电动车想借走专用路,其中以外卖车居多。
盘点丨3天劝返3945辆电动车及行人8069人
5月31日,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试运行。
据了解,专用路与现况自行车系统相衔接,道路长度约6.5公里。其中,新建段5.5公里,为全封闭非助力自行车专用路,路面净宽6米。
根据自行车专用路交通管理有关规定:自行车专用路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自行车专用路上禁止停车;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行驶,骑行最高时速不超过15公里等。
此外,结合地区出行特征,专用路设置潮汐车道,出入口上行坡道都设置有新装置——自行车传送带,从而减少使用者推行难度;下行坡道同样设置了阻力装置,提高安全性。
据3日北京交通委发布通报称,自行车专用路三天共计通行41744车次,劝返电动车3945辆,劝返行人8069人。
记者注意到,最大交通量出现在6月1日19点到20点,骑行量为2856车次,交通量比较多的出入口是起点、龙泽站、回龙观和终点。而且在出现人员翻越进入位置增派了管理人员,清理遗弃自行车260余辆等。
探访丨行人上路一律被劝返 工作人员也要骑车进入
4日,记者来到龙泽站探访,现场发现仍有行人和电动车,尤其是外卖车辆试图通过自行车专用路,但都被守在车道入口的工作人员拦下。
据现场值班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两班倒的工作制,一个班次12小时,入口处有俩人一边一个守着,车道上有一人专门负责来回巡逻。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上下坡骑行的行为,长时间在车道停车驻足的行为,对试图进入车道的行人和电动车、三轮车等行为进行劝阻,还有就是对坡道助力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指导。
“今天的情况好多了,大部分人都能很好地遵守规则。”一工作人员表示。
经记者统计,1小时内共有5辆电动车被拦下,其中有4辆是送外卖的车。其中一外卖电动车被工作人员劝阻“不允许电动车通行”后,外卖小哥表示:“是导航让我走这里的。”
记者观察到,有10余行人是先询问能否通过,得到否定回答后,便自觉离开。“也有个别不管不顾,想冲过去的。” 一工作人员坦言前几天就曾有一行人强行通过,“他都冲到了第一个坡上了,还是被拉下来了。”
而当记者表明身份准备进入专用路探访时,同样被工作人员拦下。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允许行人进入,“我们工作人员上车道也必须得使用自行车才能进入。”记者发现,由于当天恰巧下雨,工作人员也是推着自行车带上工具进入车道,进行积水清理工作的。
绝大多数人自觉,但也难免有“漏网之鱼”,在记者观察过程中,一个行人拉着行李箱从车道上往下走,工作人员拦下后询问得知,其是翻越护栏进入自行车专用路的。
专用路上下坡道禁止骑行成劝阻难点
此外,对于上下坡道骑行的行为也是关注的重点,按照规定这些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当工作人员发现这些行为时,会及时举手示意停车,在上下坡道骑行的12起行为中有2起被成功劝阻。
工作人员坦言,对于骑行下坡道的行为劝阻有些难度,如果不听劝也不能强行制止,“下坡的时候,车速容易控制不好,容易发生危险。”记者探访时,就有一女生骑到下坡时,由于车速过快,拐弯时差点撞上隔离桩。甚至还有一人被两次劝阻。
因北京自行车专用路目前已成网红路,除了正常通行的骑行者,还吸引了一批慕名而来的“打卡者”。为了拍照或者录视频,有些人会将自行车直接停在车道上。
按照规定自行车专用路上禁止停车,在发现的2起违反该规定的行为中,一男子不仅不听劝还质问“我拍张照片怎么了 。”对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能耐心劝阻。”
交警提示丨电动车驶入自行车道将面临20元罚款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交通大队大队长闫宝利表示,在自行车专用路路段上都有民警驻守,负责对禁止驶入的车辆等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非机动车驶入禁限行区域的规定会对电动车给予20元的罚款。但据悉,到目前为止,“由于劝阻及时,没有一起罚单开出。”
现在车道每天大约一万辆的通行量,平均每天劝返三四百人,为了做好秩序维护的工作,沙河交通队还在出入口组织协管员和保安劝阻禁限车辆和行人等进入;在机动车道增加巡逻车,负责沿线巡逻,一经发现车道里有交通事故和意外情况,会及时处理。
市交通委也提醒骑行的市民,在注意安全骑行的同时,请市民遵守自行车专用路通行规定,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行人禁止进入全封闭非助力路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责任编辑:孙潇(EN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