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实施。图为发布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千龙网北京6月3日讯(记者 查甜甜)6月3日,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会同各相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场,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工作要点共90项具体任务。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14项,支持雄安新区及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19项,推动生态、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36项,深化协同发展改革创新16项,进一步完善推进协同发展工作机制5项。
京津冀三地工作要点相互“交圈”,交叉衔接。三地各自制定安排的2019年工作要点,涉及彼此的任务。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今年90项工作要点中,涉及天津的31项、河北的50项,已分别纳入津冀的工作要点和日常工作。
2019年工作要点中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落实京冀两省市《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抓好4个“交钥匙”项目开工建设,把“交钥匙”项目打造成符合雄安新区需求和标准的高质量工程、精品工程;同时,深入开展4所帮扶雄安学校培训交流、课程共享等工作,全面启动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利用北京职业教育及培训资源,加大支持雄安新区人力资源培训力度。
与此同时,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的重要一翼,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据介绍,今年,2019年工作要点将落实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通州区总体规划,完善各组团、各街区规划。城市绿心建设方面完成7000亩绿化任务。并且,力争绿心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个文化设施项目动工。此外,与北三县建立紧密的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通过远程医疗、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技术合作等形式,支持北三县打造优质三级医院,帮助提升北三县和周边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软实力。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在推动生态、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交通方面,将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结合雄安新区、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和2022年冬奥会筹办,优化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开展京港台高铁京雄段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京雄高速,京雄城际铁路(北京西站至新机场站段)建成投入使用;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线服务功能提升;实现京张铁路年底建成通车,京礼高速延崇段工程完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6月底竣工验收,9月底前建成通航。
此外,三地还将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据悉,京津冀协同将推动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并辐射津冀,推动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区域转化应用;同时,深化京津口岸合作,持续推动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口的共享合作;促进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在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金融创新等领域合作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