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四周年来,12320热线共受理投诉举报50126件,其中投诉举报最高的场所竟是写字楼。
明天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6月1日又逢《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四周年。5月30日下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控烟情况通报。
据通报称,《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12320热线共受理控烟相关服务66213件,其中投诉举报50126件。投诉举报前三位的场所为写字楼、餐厅、娱乐场所,分别占投诉总量的40.3%、24.5%、9.8%。
2015年6月1日-2018年底,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共监督检查各类控烟场所37万户次,发现不合格单位23369户次,总合格率为94%,合格率较高的前三位是医疗机构(96.9%)、学校(96.6%)和宾馆(95.3%);责令整改不合格单位20991家,行政处罚(罚款)2103家单位,单位罚款599.39万元;处罚违法吸烟个人9666人,罚款50.6万元。2018年处罚的单位数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4.4%;处罚的个人数上升了7.1%;处罚金额同比增长了28%。
从控烟工作效果来看,自2015年起,全市每年聘请第三方对16区的政府机关、医疗机构、写字楼、旅馆、餐馆、KTV、网吧、长途汽车站、出租车等重点场所开展控烟暗访检查。
与《条例》实施初期相比,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现象的比率由34.4%下降到4.9%,下降85.8%;出租车司机允许乘客在车内吸烟的比率由23.8%下降到4.5%的,司机在车内吸烟的比率由1%下降至0.5%,车内有烟味的比率由8.1%下降至2.7%。
有96.4%的场所张贴有禁烟标识,其中:医疗机构、KTV、长途汽车站、网吧禁烟标识张贴率达到100%,旅馆、政府机关分别为99%和97.1%,写字楼为90%。公共场所未发现烟草广告和促销信息。
北京市成人吸烟率由2014年的23.4%下降为22.3%,吸烟人群减少20万;二手烟暴露率从35.7%下降到20%,下降了15.7个百分点,减少二手烟暴露者280万。
此外,根据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发布的控烟政务公开信息排名显示,北京市排列第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球最为繁忙的50座机场进行无烟政策分析,首都国际机场全面禁烟被评定为走在国际前列;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北京市政府“世界无烟日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