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0
分享至

(原标题: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对很多人来说

炎炎夏日大街小巷的夜宵中

小龙虾是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麻辣、十三香、蒜泥……

各种口味

着实诱人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可是近日

有人却因此吃出了“龙虾病”!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自五月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肠道门诊多了批贪吃吃坏肚子的患者,其中不少都跟吃小龙虾有关系。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5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浙中医大二院的肠道门诊,进门就碰到两位急性肠胃炎的患者,一问都是昨天晚上夜宵吃了顿小龙虾。

5斤小龙虾放倒30岁小伙

小赵今年正好30岁,他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他与朋友约在烧烤店吃夜宵,当时朋友胃口不佳没吃多少,点的5斤蒜蓉小龙虾几乎全是小赵吃的。回到家以后不久,小赵开始上吐下泻,于是自己吃了点胃药就睡下了。到了第二天上午,腹痛还是没好,还发烧到38.6摄氏度,于是小赵赶紧来到附近的浙中医大二院就诊。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小赵说自己钟爱小龙虾的味道,每次吃起来要把里里外外都吃干净,连壳都要嚼碎品尝味道。这还是自己今年第一次吃,没想到就吃坏肚子了。后来小赵还打电话询问朋友,也说昨天晚上肚子不太舒服。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3斤小龙虾+2颗冰杨梅+1块冰西瓜

姑娘直喊“太酸爽”

诊室里,23岁的姑娘小许正做着皮试检查,由于一上午没有好好进食加上反复腹泻,机体缺水,小许的脸色变得苍白。说起她的经历,坐在一旁的男朋友打趣说:“昨天小龙虾、冰水果吃得这么爽,今天拉肚子拉爽了吧。”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小许也是一位小龙虾忠实爱好者,平时不论正餐还是烧烤夜宵都很喜欢点小龙虾,多的时候一个人能吃10斤。前一天晚上11点左右,小许让男朋友从外面的烧烤店打包回来了3斤十三香味的小龙虾。大快朵颐之后,小许觉得还不过瘾,又吃了冰箱里的1块西瓜和2颗杨梅,看着韩剧吃着夜宵,一直到将近1点才休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小许就被强烈的腹痛给痛醒了,一个上午跑了6次厕所,都是水样稀便,只好中午跟单位请了假赶紧来到医院。

“一时没管住嘴,吃了顿小龙虾,结果今天请了一天的假,要被扣钱不说,还得来医院挂盐水,真是得不偿失。”小许后悔道。

肠道门诊中1/3的急性肠胃炎

跟吃小龙虾有关

急诊医学科周冰之主任大致统计了一下,最近一周以来医院肠道门诊的急性肠胃炎患者中有1/3是吃完小龙虾之后发作的,有些是配上冰的饮料、水果,而且几乎都是25-40岁的年轻人。

周冰之主任告诉记者:“每年5月份,医院会开设肠道门诊,这段时间来就诊的都是当下爱吃夜宵的年轻人,罪魁祸首都是小龙虾或各类烧烤。夏季湿热,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导致寄生在小龙虾身上的病菌大量滋生。加上人在夏天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一旦吃下不卫生的食物,再加上冰镇饮料一灌,胃肠道遇冷收缩,处于缺血状态,对细菌的抵抗能力进一步减弱,就很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脱水休克,危及生命。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小龙虾加啤酒也更容易引发痛风。

另外,每年的这段时间,吃完小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也有出现,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无力,小便呈酱油色。因此,如果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并说明进食史。”

医生提醒:吃小龙虾应煮透

肠胃不好的人应避免

周冰之提醒大家,夏季饮食一定要注意管住嘴,注意饮食卫生,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大量吃小龙虾,尤其不要配上冰饮料、冰水果。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现在市场上的龙虾大多属于人工养殖,生长环境较干净,新鲜龙虾洗净后,经高温烧熟煮透,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龙虾头携带较多寄生虫一般不宜食用,隔夜龙虾最好不要吃,不洁不熟龙虾吃后易引起肠道感染。小龙虾属寒性食物,多吃容易伤脾胃,摄入过多蛋白质,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肠胃不好的人应该尽量避免,其他人也要适量食用,建议每次食用最好不超过1斤,按一般个头算相当于15至20只。另外过于疲劳的人也更容易感染细菌,因此大家在日常起居也要注意保证睡眠,少熬夜。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这四类人不能吃小龙虾

1.过敏体质者要小心。小龙虾可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体质者不宜多吃。

2.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宜多吃小龙虾。当人体受到过敏饮食刺激时,会引起支气管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导致管腔狭窄,气道不畅,呼吸困难,从而诱发支气管炎和哮喘。

3.皮肤病患者也要注意。小龙虾为发物,可诱发皮肤类疾病。

4.痛风病人最好不要吃。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容易导致尿酸增高。

30岁小伙被5斤小龙虾放倒了!医生:有这个病的千万不能吃小龙虾!

这个夏天

还是要和小伙伴愉快地逛吃逛吃

小龙虾虽然美味

但也不可多吃哦

来源:西湖之声(fm1054)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牵手门事件”最新进展,女主同学发声:爆料更多细节

“牵手门事件”最新进展,女主同学发声:爆料更多细节

故事的讲述者
2023-06-09 01:05:27
西伯利亚现最早40度,是我国更大高温前兆?超算:东北或连续40度

西伯利亚现最早40度,是我国更大高温前兆?超算:东北或连续40度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3-06-08 20:53:06
女横漂的自述:女演员用身体换取角色,经历种种潜规则

女横漂的自述:女演员用身体换取角色,经历种种潜规则

吴学华看天下
2023-06-08 16:02:37
“中产阶级”及格线出炉!全中国只有3320万户?只有四种家庭达标

“中产阶级”及格线出炉!全中国只有3320万户?只有四种家庭达标

平说财经
2023-06-08 18:36:17
国防部宣布!

国防部宣布!

中国日报
2023-06-06 20:00:19
iOS17.0正式发布,5G信号太强悍,史诗级电池优化,必须升级

iOS17.0正式发布,5G信号太强悍,史诗级电池优化,必须升级

花生评测
2023-06-08 14:17:32
现在全世界大概75亿人,意味着全球最多也就容纳25亿人的发达国家

现在全世界大概75亿人,意味着全球最多也就容纳25亿人的发达国家

英雄风流云聚
2023-06-05 19:58:26
北约扩张到中国家门口,德国表现得很积极,马克龙反对得很坚决

北约扩张到中国家门口,德国表现得很积极,马克龙反对得很坚决

军事作家陈曦
2023-06-07 15:25:17
突发利空,华尔街已大举做空!美联储停止加息?更大危机或来临

突发利空,华尔街已大举做空!美联储停止加息?更大危机或来临

财说得明白
2023-06-08 10:00:08
官方通报:情况属实,拟吊销!

官方通报:情况属实,拟吊销!

陇南成县抛沙司法所
2023-06-08 00:04:12
老谋深算的林彪对陈伯达,叶群道:我的军委副主席空有其名

老谋深算的林彪对陈伯达,叶群道:我的军委副主席空有其名

历史的云朵
2023-06-08 20:02:25
国乒参赛名单引热议!王楚钦孙颖莎仍需“加班”,日本队来势汹汹

国乒参赛名单引热议!王楚钦孙颖莎仍需“加班”,日本队来势汹汹

罗掌柜体育
2023-06-08 05:30:03
继北溪管道被炸后又一“悬案”:卡霍夫卡水电站为何如此重要?

继北溪管道被炸后又一“悬案”:卡霍夫卡水电站为何如此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7 18:26:07
日本最大出版社拆解比亚迪海豹:研究结果出书,88 万日元起售

日本最大出版社拆解比亚迪海豹:研究结果出书,88 万日元起售

IT之家
2023-06-08 11:36:30
中国电信大面积崩了?官方客服回应

中国电信大面积崩了?官方客服回应

次元君情感
2023-06-08 16:27:42
氨气输送管道被毁! 欧盟这回跟俄罗斯彻底断了“联系”了!

氨气输送管道被毁! 欧盟这回跟俄罗斯彻底断了“联系”了!

关于二次元那些事
2023-06-08 18:02:59
曾经的“亚洲之光”,如今身负两条人命,最终沦为“韩国之耻”

曾经的“亚洲之光”,如今身负两条人命,最终沦为“韩国之耻”

娱乐下饭菜
2023-06-08 07:45:02
加拿大海军舰长蒙福特被中国海军堵截的事件,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加拿大海军舰长蒙福特被中国海军堵截的事件,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苏小如
2023-06-08 14:40:57
地方财政紧张的根源:把钱都投入到基建和房地产,而不是实体经济

地方财政紧张的根源:把钱都投入到基建和房地产,而不是实体经济

搞笑史说
2023-06-08 21:23:14
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国产车的2.0T竟然比奔驰2.0T更费油,国产车,你让我拿什么相信你?

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国产车的2.0T竟然比奔驰2.0T更费油,国产车,你让我拿什么相信你?

律所小助手
2023-06-08 07:30:32
2023-06-09 03:36:49

头条要闻

云南通报少见案例:被反映问题后国企老总诬告下级

头条要闻

云南通报少见案例:被反映问题后国企老总诬告下级

体育要闻

掘金vs热火G3:魔鬼在细节

娱乐要闻

林志玲一家三口同框!混血儿子亮相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林志颖代言小鹏却仍开特斯拉?官方回应

汽车要闻

沃尔沃EX30全球首发 储物很巧妙 安全是满配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旅游
时尚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长期喝有水垢的水,会得结石?

旅游要闻

错过这四个景点 你就错过了云南的美

这一哭 全世界都对不起她了?

军事要闻

南部战区运20起飞时安全员持霰弹枪警戒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