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 树楷模”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事迹宣传——王建军,中国通信学会
人物简介:王建军,人民邮电出版社信通传媒总经理助理
人物详细介绍-
王建军,1971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现任人民邮电出版社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通信图书出版中心主任、编审,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被评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专业领军人才”,拥有“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5年,王建军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怀着献身信息通信出版事业的理想入职人民邮电出版社,至今已有23个年头。23年来,王建军精于学习,勤奋努力,锐意进取,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快成长为出版社的青年骨干,赢得了老一辈出版人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信任,担子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突出。2002年8月,王建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人生的方向。他始终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自觉用党章党规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他深知,出版无小事,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热情关注信息通信科技新成果、新动向,严把审核关,带领团队在信息通信出版事业的征途上,在普及信息通信科学与继续教育的事业中,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2007年1月,通信图书出版中心甫一成立,35岁的王建军就被任命为中心主任。尽管他已经拥有11年的办刊经验,而在图书策划、出版和市场营销方面却是个外行。王建军迎难而上,四处取经,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很快摸清了工作脉络,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他不断创新图书工作模式,尝试着用书刊互动的模式开拓通信图书出版工作。经过10年的努力,通信图书出版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质的飞越,业务收入实现了每年近20%的递增。王建军重视带队伍,始终关注年轻编辑的成长,一有机会就同年轻编辑谈理想、谈发展,想方设法为年轻编辑脱颖而出创造机会,摸索出了一套师傅带徒弟的“土”方法,使年轻编辑伴随着业务的发展很快成长起来,有3位编辑已经成为年轻干部和业务版块带头人,还有4位编辑已经成为部门的业务骨干。
王建军紧密跟踪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热点,及时推出反映行业创新前沿的重点出版物,他要求编辑同专家学者广交朋友,带领同事们拜访了通信界院士于全、刘韵洁、邬江兴、沈昌祥等专家,了解他们的研究重点和方向,策划了《学术中国·院士系列·未来网络创新技术研究》系列丛书,打造出一套高峰高原精品图书。同时,王建军敏锐地关注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随着5G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阶段性成果逐渐丰富,他带领团队适时策划了一套由国内顶级专家主导的、主要设备厂商支持的、国外优秀资源参与的、内容最新最权威的5G系列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编辑质量,是图书出版的基础。通信图书出版中心的复审工作,都是王建军亲自承担。这项工作浩繁精细,年均30多种书稿的复审工作占用了他大量的业余时间。与他合作过的作者都有晚上9、10点钟接到他从办公室打来电话讨论问题的经历。他不仅亲自严把质量关,而且将复审过程中搜集的问题整理成册,成为公司编辑业务的指导书,在年度编辑业务培训中与大家分享。
多年来,王建军始终抱着一颗进取的心,与时俱进地创新服务模式,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主动策划符合用户需求的图书和服务,逐步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变。《ICT认证系列》就是他与华为规划建设认证体系时策划的一个项目,目前已经出版了20本。2015年5月出版的《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是通信行业网络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必备参考书,已经重印18次,累计印量超过6万册。在协助中兴通讯开发NC教育系列教材和IUV-ICT技术实训教学系列丛书时,他还主动指导了每位作者的写作,亲自参与体例规范、课时要求、作业设置的制定以及PPT等方面内容制作。由于这些实训教材实用性强,对提高通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强的针对性,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IP网络技术》已经加印了16次,销量达到了42500册。
王建军在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的过程中,不仅承担了国际电信联盟文件翻译工作,而且还为我国推荐的赵厚麟竞选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时负责宣传工作,策划了反映中国通信业发展的宣传片;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50周年之际,他更是迎难而上,在很短时间里搜集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照片,策划了纪念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50周年展览和画册,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的高度评价以及国际电信联盟赵厚麟秘书长的赞誉。2017年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组织国内企业参加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论坛(WSIS论坛),王建军和他的团队紧急受命组织了22个项目,其中7个项目入选WSIS项目奖大赛18个类别的前5名,一个项目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还申请了展台并组织了一场国际研讨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信息通信发展的成果。组织参加WSIS论坛的相关活动已经成为每年的一项例行工作。
从2008年起,王建军还兼任着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人民邮电出版社是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挂靠单位,30多位委员的服务与沟通,以及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处理都需要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人来承担,加上那一年,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接受了中国通信学会要加强科普读物出版的任务,王建军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又重了起来。和其他工作不同,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都要转变,对王建军来说是从期刊工作转图书工作后职业生涯的又一次挑战。王建军和中兴通讯学院的一位委员一起,在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全体委员的支持下着手组织编纂了10册一套的《对话信息通信科普丛书》,并在中兴通讯内部采用众包的方式实现了科普读物成书形式的创新,探索出学会、企业、出版单位三家联动开展科普出版的新模式。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亲自担任丛书编委员会主任,为丛书撰写了前言,多次在常务理事会和地方工作会上给予表扬和鼓励。在不断完善这套模式的基础上,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又组织编纂了《信息通信技术百科全书》(获2017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在一些单位因故无法按期完成分配任务的情况下,中国通信学会主动请缨按照学会、企业、出版单位联动的模式,分工合作高质量按时完成了近5000条中国科协百度词条的撰写任务,大大超出了中国科协下达的任务总量,为中国科协百度词条编撰工作的整体按期完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作为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王建军热心公益,促成了中国通信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初步摸索出一套依靠社会力量办科普的工作经验,中国通信学会已连续多年获得“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信息通信出版事业发展的征途上,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王建军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文化自信,把习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在实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收获了诸多荣誉。他策划的《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一书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他直接参与策划的《智慧城市实践系列》《ICT认证系列》《电信中的数学方法》《5G》丛书以及参与指导的《智慧协同标识系列》丛书成功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王建军本人荣获“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专业领军人才”称号,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不愧为科学传播事业的实践者,通信图书出版的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