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得了!在合肥干这个,5年翻三倍工资!还急缺人!)
5月22日,
2019年合肥市家庭服务业
职业技能竞赛正式举行,
就“育婴师”、“互联网+”等市民关注的问题,
记者采访了行业从业者和专家。
(网络配图)
近年来,家政服务业越来越“走俏”,
在家政服务业中,
月嫂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
动辄上万元的月薪,
市民想要请到好月嫂,
还要排队等候。
记者发现,
从2014年至今,
短短5年时间,
合肥月嫂的薪酬大体上翻了近3倍。
“大家通常说的月嫂,其实应该是‘育婴师’。”拥有多年家政服务业从业经验的陶清建告诉记者,月嫂和育婴师有着本质的区别。月嫂只是照顾产妇“坐月子”,主要承担的是家务活,在国家认可的职业中并没有“月嫂”。相反,育婴师是正规职业,要求从业者持证上岗。育婴师不仅要照顾产妇,更重要的职责是照顾新生儿。而现在绝大多数家庭,特别是没有经验的新父母,找月嫂的目的恰恰是为了照顾新生儿。
(网络配图)
“现在,在合肥想找育婴师,月薪至少都要8000元。”陶清建说,根据育婴师工作经验的不同,月薪超过20000元也属于正常现象。而在2014年左右,合肥“初级月嫂”的月薪是3500元起步,具有一定经验和育婴、营养知识的“中档月嫂”,工资则要开到6000元以上,还有少数“金牌月嫂”能超过8000元。不难发现,短短数年时间,育婴师的薪酬成倍增加。
人才短缺成行业最大瓶颈
育婴师薪酬堪比“白领”,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人愿意花高价,却请不到育婴师呢?合肥市家政协会会长张立发告诉记者,造成育婴师薪资待遇的原因有多方面,而“高价难求”则反映出行业的最大瓶颈。
“粗略统计,目前合肥家政服务业的持证从业人员约有8万人,其中育婴师大概只有1万人左右。”张立发告诉记者,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新生儿人数不断增加,市场供求极不平衡。近年来,受二胎政策影响,合肥每年新生儿人数约为10万人。新父母通常欠缺照料新生的经验和条件,请月嫂甚至成为了一部分人的“刚需”。
虽然薪酬不菲,但育婴师的工作十分繁重。“照顾新生儿,意味着整夜都不能睡觉”,一位育婴师坦言,做这一行某种程度上是“透支生命”。再加上,长期以来“月嫂”给人的印象是社会地位不高,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都导致了行业人才短缺问题。而雇主对服务品质的追求,对育婴师的知识结构和年龄都提出新要求,进一步加剧了“高价难求”的现象。
(网络配图)
家政服务平台有望上线运营
在市场的调节,以及和政府的支持下,家政服务业瓶颈或许能够逐步解决。而对市民来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家政服务业消费体验也将得到全面升级。记者了解到,合肥家政服务综合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有望在近期上线运营。
在此次比赛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为期半年的建设,该网络平台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届时将统一向市民发布。该平台运营后,针对消费者、家政服务机构、家政从业人员三类服务对象,分别提供不同的移动端应用,实现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公众号浏览家政服务信息、服务需求对接信息、网上互评、招聘、求职等信息,并提供从业人员二维码扫描验证、家政服务机构信用查询、从业人员信用查询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