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成为家长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古有“孟母三迁”、“画荻教子”,今有家长为孩子倾其所有。近日,远大小状元调查了上万名小学生家长,数据显示,有一半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支出应占家庭收入的40%,这一切都凸显了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
谈到教育,自然就离不开孩子的学习。“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写作业”是现在大部分家长的生活状态,但这竟已严重影响家庭关系和家长健康,成为中国家长幸福感下降的主因之一。

超八成家长因作业引发夫妻争吵
根据家长辅导行为和状态的调查,84%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之间发生过争吵,争吵主要原因是爸爸辅导孩子所投入的太少,从而引发妈妈的不满。调查数据也显示辅导孩子的主力军是妈妈,全国仅有10%的爸爸主动承担辅导任务,辅导孩子比重失调,是导致夫妻争吵的导火线。
家长为教育身心疲惫
相关数据显示,60%的家长和孩子关系紧张。有些家长下班后,仍然有不少工作需要解决,常常会把工作的压力和烦恼带回家,严重影响辅导孩子的质量,因此更好的物质生活与高质量地辅导孩子就形成了矛盾。
辅导作业不仅让家庭关系紧张,在健康方面也有明显的影响。近年来,家长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进医院的新闻不在少数,40%的家长表示因辅导作业出现胸闷、头疼等不适现象,甚至还有21%的家长因焦虑孩子的未来而产生抑郁倾向。

临近期末考试,不良现象更甚
家长平时辅导孩子作业,已经产生很多摩擦和焦虑,如今期末考试将近,家长和孩子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担心被其他人赶上;成绩中等的,家长则担心孩子将来跟不上别人。
成年人的恐慌,已经严重波及到孩子们了,孩子没考好、不被老师关注,家长就会认为孩子因此丢失了更好的学习资源,影响未来,等于自己教育的失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家长只能在焦虑中负重前行。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不应“急功近利”,远大小状元收集了学霸家长和一线老师的辅导建议,家长们可以试着这样做:
1、调整心态
家长日常辅导的焦虑心情,不利于辅导孩子学习。作为家长,辅导孩子要耐心,不该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家长要坦然面对考试成绩,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该过分干预。
2、适当指导孩子
家长辅导孩子,“授之以渔”比“全部包办”更恰当。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应注重解题思路,引导孩子如何思考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高年级的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在低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家长更应注重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例如,家长可以坐在旁边看看书,这样做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和氛围,同时也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
4、适当使用辅助工具
根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即便是本科学历,70%的成家长也会在辅导孩子时被一些题目所困扰,所以家长遇到不会解答的题目,可以查找资料,或使用远大小状元APP直接查找答案,既省时也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
现如今,孩子家庭作业多且难,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了,家长只有掌握正确的辅导方法,才能为孩子“松绑”,为自己减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注意可能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