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昌平温榆河这座大桥建成3年却一直闲置,究竟卡在哪了?)
昌平区英才北三街与未来科学城滨河大道路口向西,一座大桥横跨过温榆河。居民反映,大桥建成3年了,至今却未能通车。记者现场调查发现,大桥上红绿灯、探头、交通标示线齐备,可现在桥上唯一开放的,只有单边一条非机动车道。一座设施完善的大桥却一直闲置,究竟卡在哪了?

大桥闲置人称“断桥”1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英才北三街,东西向横跨温榆河的大桥,虽不通车,周边的车主却都熟悉,日子久了,竟也成了地标,人称“断桥那块儿”。其实眼前这座大桥不但不是断桥,记者走了个来回发现,桥上的各类设施是很完善的,地面上三车道的行车标志线,半空中的红绿灯、探头、引导牌,一样不少。只是桥头横拦着围挡、栏杆,机动车是上不去的。整座大桥上,只有靠南侧一条非机动车道开了,无论是西向东,还是反向的非机动车都只能从这条车道走。桥上多位骑车人告诉记者,这座大桥建成大约3年了,全长约1公里,一直没有完全开通,桥两端的人对这座桥还是非常依赖的,从桥上跨过温榆河骑车仅需5到10分钟,但绕路的话,向南要绕3公里,向北则更有七八公里的路程。“能不能至少把两侧非机动车道都打开呢?”附近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双方向的非机动车都只能用一条车道,还是有安全隐患的,像快递车、老年代步车这类比较宽的,对向而行错车困难。桥上路段和普通道路不同,是有弧度的,下坡时,如果骑着电动车很容易刹不住,有对向而来的车就容易发生危险。“我就被对面电动车碰倒过,说的都是亲身体会!”

桥头换乘“滑板车”“师傅您帮我开下后备厢吧!”乘客在桥东头下了出租,开了车后备厢,从里头取出了折叠滑板车,一下午,这样的情景出现了不止一次。用滑板车代步过桥回家,成了桥西侧八仙庄村年轻人的“日常”。这条路没有通车的不只有大桥,过了桥向西,还有大约两公里的道路同样没有开通,道路的尽头便是八仙庄村了。从封闭的英才北三街下来,直接变成了一条乡村小路,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漏斗里。晚高峰,八仙庄村来往车辆不少,交通略显拥堵。“我们当然是盼着路赶紧通啊,绕了两三年了。”一位车主告诉记者,他工作的地方其实很近,在桥东的顺于路附近。道路不通,他就只好驾车向南走东北路,再向东走定泗路,之后再找路口向北,一大圈儿才能到桥东,很不方便。等待规划工程暂停17日下午记者从建设单位未来科学城置地公司了解到,这座尚未开通的大桥,全称为“顺于路西延跨温榆河大桥”。在2015年底,已经由施工方交付给建设单位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程女士介绍,按照原本的规划,这座大桥和西延路段会连接到立汤路,但目前中间有八仙庄村、曹碾村,目前两个村还没有拆迁计划或新的道路规划,工程只能暂时停止。“这个问题从区里到公司都非常重视,四月十几号还进行过调研。”程女士告诉记者,目前桥梁、道路只开通一条非机动车道,正是了解到附近居民的相关诉求。至于道路整体是否能够开通,公司也请专家进行了考察、论证。以桥梁、道路西侧的八仙庄村为例,人口较多,内部交通压力几近饱和,如果现在将道路完全开通,会出现主干路与村级道路相接驳的情况,增加的外部交通压力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更可能带来交通安全隐患。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景一鸣 文并摄

本文来源:北晚新视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