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苏州姑娘吃小龙虾染了肺吸虫病?这样的情节似曾相识

0
分享至

(原标题:苏州姑娘吃小龙虾染了肺吸虫病?这样的情节似曾相识)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
近日,微信上出现一篇题为《小龙虾出事了!看看就知道了!》的文章又在网上流传。推送中的视频显示,苏州姑娘小夏咳血、发烧,被医生诊断为肺吸虫病,而原因竟然可能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小龙虾。事后,实验人员将一只小龙虾放入超声波清洗机,数分钟后在清水中发现长约1公分左右的肺吸虫,通过显微镜镜头,还能看到很多极为活跃的寄生虫附着在龙虾体内,这可把不少爱吃小龙虾的人吓了一跳。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注意到,截止目前,这条视频的播放量已超过100万。

苏州姑娘吃小龙虾染了肺吸虫病?这样的情节似曾相识

原推送截图
这则视频是真的吗?这个夏天还能愉快地吃小龙虾吗?
记者求证发现,该推送其实是一则“编造事实+旧闻翻炒”的谣言。这次小龙虾还真背了一个锅。
先来看原推送中的视频,视频中有字幕显示:“苏州:吃小龙虾咳血 小龙虾体内有寄生虫”。视频中有一幕,医生从小夏的肺部CT图片辨认出,这是肺吸虫新钻的孔洞。通过搜索,记者找到该视频是2016年4月13日在某卫视的播出片段。

苏州姑娘吃小龙虾染了肺吸虫病?这样的情节似曾相识

某卫视报道截图
在求证过程中,有网友告诉记者,这样的故事情节似曾相识。记者随即截取这张图片,并且用“以图搜图”功能在网上进行搜索。结果发现,2016年3月24日,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早就播出过同样的片段,而当时播出时,该视频的字幕显示:“杭州:女孩爱吃醉虾醉蟹 感染肺吸虫病”,而其中的人物也叫小夏,感染的也是肺吸虫病,连“肺部CT”也是一模一样。

苏州姑娘吃小龙虾染了肺吸虫病?这样的情节似曾相识

安徽卫视报道截图
同样的人物,同样的遭遇,同样的肺部CT图片,病因却不同,发生地也不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者进一步检索新闻,找到了一篇2016年3月18日发布于《青年时报》题为《23岁姑娘肺里长满“隧道洞” 咳血3年不见好,原是爱吃醉虾醉蟹“招惹”到寄生虫》的报道。报道称,年仅23岁的云南姑娘小夏在浙江海宁打工。3年前因低热、咳血就医,被怀疑为结核病,钱和时间花了不少,精神上饱受折磨,按结核病治疗了3年无效。她到杭州市红会医院就诊,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她得的不是肺结核,而是肺吸虫病,病因则是她爱吃生螃蟹。接诊她的杭州市红会医院胸外科主任徐旭东主任医师特别强调,浙江是肺吸虫病流行区域,生吃水产品或是半生不熟的食物都有可能“招惹”到这种寄生虫。

苏州姑娘吃小龙虾染了肺吸虫病?这样的情节似曾相识

《青年时报》报道截图
详实的情节,清晰的细节,更早的报道时间,从这三点可以推断,这篇青年时报的报道就是网传视频的最初来源。而在这篇报道中,小夏感染肺吸虫病的病因是她爱吃生虾、生螃蟹,丝毫未涉及“小龙虾”。显然,“吃小龙虾染肺吸虫病”是讹传。
再来看“超声波器清洗小龙虾,洗出肺吸虫”这一细节。早在2016年,上海辟谣平台曾对此进行求证。时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专家吕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视频中清洗出来的根本不是小龙虾体内的肺吸虫。首先,肺吸虫主要在虾和蟹的体内寄生,不会轻易被这种清洗机洗出来。再者,肺吸虫在虾和蟹体内是以囊蚴形式存在,根本不会在水中蹿来蹿去。视频中出现的“长约1公分左右的肺吸虫”,更多可能是水体中的其他虫子附着在小龙虾体表,被清洗机洗出来了。因此,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用超声波清洗机出小虫子,就是肺吸虫。
近期,这一视频被重新上传到网络,很可能是某些营销号故意“炒冷饭”来博取眼球。
那么小龙虾体内会不会有寄生虫呢?专家再三提醒,包括小龙虾在内的虾、蟹、贝类等部分食物存在寄生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要规避寄生虫风险也不是难事。首先,烹饪小龙虾前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要加工或食用死亡、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其次,自己做小龙虾吃,或在夜市吃麻辣小龙虾,一定要确保烹饪过程烧熟煮透,对于所谓的创意菜冰镇小龙虾、小龙虾刺身等,一定要保持警惕。如果进食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情况。 (本文原标题:《苏州姑娘吃小龙虾染了肺吸虫病?小龙虾:这锅我不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遭质问几套房,范志毅:关你屁事,我是拼了二十几年自己拼来的

遭质问几套房,范志毅:关你屁事,我是拼了二十几年自己拼来的

直播吧
2023-03-31 13:21:19
清明节前后,这些话是千万不能说的,会灵验的,很可怕!

清明节前后,这些话是千万不能说的,会灵验的,很可怕!

神奇故事
2023-04-01 00:06:27
典型的杀人诛心,秋后算账——姚燕燕老师职称通过师德不合格。

典型的杀人诛心,秋后算账——姚燕燕老师职称通过师德不合格。

精致小学教育
2023-04-01 00:04:22
张继科负面事件持续发酵,知情网友再曝猛料,称景甜视频泄露属实

张继科负面事件持续发酵,知情网友再曝猛料,称景甜视频泄露属实

花哥扒娱乐
2023-03-31 22:25:55
“与中国的差距在2019年是30%左右,现在扩大到70%”

“与中国的差距在2019年是30%左右,现在扩大到70%”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3-28 23:25:49
职业装上班的我

职业装上班的我

Fashion地标
2023-04-01 00:23:36
菲律宾前总统:中国式现代化是殖民的反义词

菲律宾前总统:中国式现代化是殖民的反义词

人大重阳
2023-03-31 17:54:09
对普京发逮捕令后,第一个与国际刑事法院“断交”的,竟是菲律宾

对普京发逮捕令后,第一个与国际刑事法院“断交”的,竟是菲律宾

3号科创站
2023-03-30 17:24:06
中国银行原一把手刘连舸官宣落马!罗熹、欧阳卫民能否保住晚节?

中国银行原一把手刘连舸官宣落马!罗熹、欧阳卫民能否保住晚节?

故园老丁
2023-03-31 19:59:59
重庆律师妻女2人被杀内幕:八竿子够不着的遗产,你去争什么?

重庆律师妻女2人被杀内幕:八竿子够不着的遗产,你去争什么?

洛洛女王
2023-03-31 17:00:16
江浙沪三大“图财害命”枕边人,上海这位靠颜值出了名

江浙沪三大“图财害命”枕边人,上海这位靠颜值出了名

剁椒鳄鱼头
2023-03-21 17:49:30
郭沫若去世六天后,邓小平批示:将悼词中的“伟大”改为“卓越”

郭沫若去世六天后,邓小平批示:将悼词中的“伟大”改为“卓越”

史说话春秋
2023-03-31 10:03: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审议这项规定,去年多个“大老虎”因此被批

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审议这项规定,去年多个“大老虎”因此被批

极目新闻
2023-03-30 18:32:28
玩家流失,飞盘爆火后“遇冷”,业内人:9成俱乐部今年或不再继续

玩家流失,飞盘爆火后“遇冷”,业内人:9成俱乐部今年或不再继续

红星资本局
2023-03-31 20:27:11
万科郁亮:未来新房市场需求上有天花板,下有12万亿保底线

万科郁亮:未来新房市场需求上有天花板,下有12万亿保底线

蓝鲸财经
2023-03-31 11:25:14
精准预测雷曼兄弟倒闭和瑞信爆雷后,他说下一个将要倒闭的是:日本央行

精准预测雷曼兄弟倒闭和瑞信爆雷后,他说下一个将要倒闭的是:日本央行

红星新闻
2023-03-31 17:16:19
揭秘地下男模:月入10W伺候富婆,不到三个月身体被掏空

揭秘地下男模:月入10W伺候富婆,不到三个月身体被掏空

夜色醉人故事集
2023-03-17 12:15:29
她官宣「复婚」,被全网骂惨

她官宣「复婚」,被全网骂惨

窈窕妈妈
2023-03-28 19:10:02
总理安利杭州亚运会,透露出什么信息

总理安利杭州亚运会,透露出什么信息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3-03-31 19:35:53
突发!国家审查美光!

突发!国家审查美光!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3-04-01 00:51:43
2023-04-01 07:08:49

头条要闻

北京等9地区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头条要闻

北京等9地区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体育要闻

三盘鏖战137分钟!梅总险胜同胞好友,连续5站巡回赛跻身决赛

娱乐要闻

林心如和霍建华"婚变风波"再升级!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孟晚舟:华为向死而生 怎能不成仁?

汽车要闻

MG7一下推出六款车 要我肯定果断选2.0T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家居
健康
公开课

新晋小白花和男顶流疑似恋爱?细节线索好多!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家居要闻

跳跃色彩点亮空间,呈现灵动的生命力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