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闵丹)“欢迎来到我们的青神竹编画展,这幅《清明上河图》长6米,宽0.4米,用了5万根竹丝,耗时三年手工编制而成,是竹编传承人殷超大师的作品,目前市值在200万元左右。”五一假日期间,世园会的诸多特色园区吸引了游客们“打卡”,在国际竹藤馆,记者发现这里一系列的竹藤、竹编制作的产品颇受游客们的关注和青睐。
园内的竹编画制品《清明上河图》。摄影/新京报记者 闵丹
国际竹藤园位于世园会主轴线东侧,整个展馆运用缓坡造型,采用原竹构造技术,竹拱跨度达到32米,在园内形成一个灵动的明眸,被誉为世园会的“竹之眼”。
这座以“竹”为主题的主题场馆,由国际竹藤组织和四川省眉山市共同建设。据竹结构设计师邵长专介绍,展馆主体部分采用5000多根楠竹建成,单拱的跨度达到了32米,是中国目前最大跨度的竹结构场馆。
场馆内的文化竹藤展示区。摄影/新京报记者 闵丹
作为全国竹产业发展重点地区,眉山元素的充分运用是国际竹藤园最大的特色。国际竹藤园展示的来自全世界的三千多个竹藤产品,如竹灯笼、竹编画、瓷胎竹编、竹纸等,70%以上来自眉山。
在竹藤园内,来自眉山的两位竹编传承人殷超和张德明大师还通过现场制作为观众介绍竹编制品、展示竹编技艺。
竹编传承人现场展示竹编非遗技艺。摄影/新京报记者 闵丹
此次世园会期间,眉山将携手国际竹藤组织,围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主题,通过各种活动生动展示竹藤在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中的独特作用和人文魅力。
新京报记者 闵丹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