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债券违约与如期兑付,不同的选择决定了公司未来不同的命运。信用作为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一旦丢失了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泰君安4月29日发布了《2018年违约民企兑付情况总结》(以下简称《总结》),据统计,2018年之前违约的民企兑付率为19.61%,远高于同期国企违约之后的清偿率,但是2018年之后违约民企的兑付率快速下滑至6.92%国泰君安分析称,民企违约率下滑的背后实际上反应的是外部支持力度大增的当下,民企道德风险愈演愈烈,在“保公司”和“保信誉”开始倾向于选择前者。
当然,债务违约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即便违约后实现兑付的企业,也面临着不死也被趴层皮的境地,不仅公司信誉缺失导致融资难度加大,而且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而大幅下滑。
相比之下,2018年康美药业在遭遇港媒做空、投资者质疑财报疑云的情况下,截止今年4月份不仅如期偿还百亿债券,还取得了营业总收入19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1%,净利润达到11.35亿元的好成绩。
因此,债务违约与如期兑付,营收大幅下滑与营收稳定增长,康美药业显然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兑付率下滑凸显信用危机
国泰君安《总结》统计,2018年至今,共有133只民营企业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779.96亿元。上述民企违约债券中,共计有122只债券尚无任何兑付,仅11只债券得到了全部或部分兑付,涉及9家发行主体,全额兑付的违约债券共有6只。
合计兑付本息53.94亿元,民营企业兑付率为6.92%;共22只国有企业违约,违约金额182.01亿元,实现兑付的6只违约国有企业债券共兑付本息19.70亿元,国有企业兑付率为10.82%。
而在2018年之前,及从2014年第一起债券违约至2017年12月31日统计截止,共94只民营企业债券违约,违约金额322.32亿元,共计25笔兑付记录,涉及19只债券,合计兑付本息63.22亿元,民营企业兑付率为19.61%;共37只国有企业违约,违约金额178.02亿元,实现兑付的5只违约国有企业债券共兑付本息13.62亿元,国有企业兑付率为7.65%。
这意味着,2018年债券违约后的兑付率,民企首次被国企超越。
对于2018年至今违约后实现兑付的11只债券,根据公司公告和媒体报道,可查实其发行主体大致通过单独采用或组合应用以下方式实现债券违约兑付:追讨应收账款、破产重组、担保质押、抵押、引入战略投资者、寻求政府帮助、出售项目、技术性违约。
在国泰君安看来,现阶段大趋势是政策逐步向民企倾斜,外部助力的增强反而弱化了民企的主观偿债能动性,降低了民企的兑付意愿。若民企变现资产还债,有可能导致公司核心资产流失,并且即使安全偿还,未来融资能力依然会丧失;而不还债,企业同样是丧失融资能力和信誉,而当前政策兜底的形势又会弱化不还债对民企的负面效用。因此,当前民企更倾向于将保全资产,最小化自身损失。这也可能使得导致民企清偿率显着下降的原因。
不过,显然这些选择“保公司”的企业显然忽视了丧失信誉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信用丧失加剧业绩大滑坡
选择“保公司、弃信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加大,第一个受冲击的便是债务违约上市公司的2018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净利润严重亏损,净资产大幅萎缩。
对于A股上市公司来说,每年的4月30日就是年度大考的最后期限,大家都需要在这天之前公布上一年的年度报告,然而三千多家A股公司里,虽然业绩涨跌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债务违约的上市公司,其业绩下滑幅度明显偏高。
康美如期兑付收获业绩稳增
2018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国内经济面临多年少有的困难和下行压力,民营经济遭遇了巨大冲击,被喻为经济发展避风港的医药行业在调整和动荡中跌宕起伏,康美药业也遇到了极大挑战
然而相比之下,拥有大规模债券融资的康美药业,不仅如期履行百亿债券的兑付义务,2018年的业绩表现也给投资者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年4月22日,康美药业发行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债权简称:18康美CP002,债权代码:041800158.IB)获如期兑付,兑付本息21.056亿元。这是康美药业今年第三次顺利兑付,近半年以来已如期兑付债权近百亿元规模。
康美药业以良好的兑付信用取得了债券投资者的信任,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融资能力。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至2018年,该公司发债规模分别达到 79亿元、75亿元、110亿元、192.5亿元,以上发债融资合计金额526.5亿元。2015年至2018年9月底,公司各期末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46.2亿元、82.5亿元、114亿元、124.5亿元,其他流动负债75亿元、55亿元、50亿元、94.5亿元,应付债券分别为约44.9亿元、48.9亿元、83.1亿元、147.7亿元。
大规模的债券融资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使得公司的业绩在内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冲击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稳健的增长。
公司的中药饮片营业收入41.42亿元,同比增长 22.80%;公司中药材贸易品种 138 多个,营业收入 6.02亿元,同比下降 23.79%;自产药品营业收入为0.4亿元,同比增长 24.28%;药品贸易营业收入 79.38亿元,同比下降 15.07%,公司医疗器械营业收入37.79亿元,同比增长 88.80%;保健食品营业收入为3.72亿元,同比增长 0.89%;食品营业收入为11.10亿元,同比增长 41.77%;物业租售及其他营业收入为11.18亿元,同比增长 46.54%。
难得的是,在其他债务违约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都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康美药业仍取得了11亿的净利润以及营业收入的稳健增长。
如今,康美药业厘清了会计错误,确立了加快实施“发展实业、聚焦主业、瘦身健体、固本强基”的基本战略,聚焦中药饮片核心业务,以智慧药房为抓手,形成高粘性C端商业模式,实现由传统型中医药制造企业向精准服务型中医药大健康企业转型。
在当前企业债权违约信誉滑坡的大背景下,公司如期兑付所表现出来良好的履约信用,会给债权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投资信心。有了良好的信用及强大的融资能力保障,身为中药饮片行业龙头的康美药业,或将在行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此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