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怀双胞胎八个月 准妈妈要还自己一个清白)
杭州一位秦女士给我们打进新闻热线, 秦女士已经怀孕八个月,即将迎来一对双胞胎宝宝,这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可是秦女士说,最近因为一件烦心事,弄得她茶不思饭不想,她希望我们能够帮帮忙解决她的这个麻烦。


秦女士:“现在就是怀孕嘛,怀孕就是到现在一直被这个事情弄得很烦,晚上睡也睡不好。”秦女士怀孕已经八个月了,怀的是一对双胞胎,到底什么事情,让她如此烦恼呢?秦女士告诉我们,她之前在平安银行杭州分行工作,负责贷款业务,去年6月她从平安离职,可是6个月后,去年12月,她突然收到了平安银行对她的处罚。

秦女士:“然后发了很长一段,当时是说有这个贷款虚假的嫌疑,然后这个嫌疑就来判定我的罪名了嘛。”辞职已经半年,却被原来的单位处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看一下平安银行下发的这份处罚邮件。


去年三月,秦女士将一笔50万元的款项,贷给了一名胡姓男子,名义是装修贷款。可是平安银行发现,这笔钱,实际打进了一名黄姓男子名下。这名黄姓男子,身份特殊,在平安旗下的寿险部门工作。据此,平安银行认为,秦女士违规操作。

秦女士:“客户装修是找到这个业务员他家里来做的,然后这个业务员他在2017 年的时候已经离职了,他其实不是业务员。”秦女士告诉我们,50万的装修贷款的确打到了一个叫黄平的人名下。但早在2017年,黄平就已经从平安系统离职,自己开办了一家装修公司。这次胡姓男子贷款装修,找的正是黄平的装修公司。他把装修款打给黄平,完全符合流程。针对秦女士的说法,几经辗转,我们也联系上了当事人黄平。

记者:那银行这笔钱贷款是打到哪里的呢?前平安寿险工作人员 黄平:打到我这里呀。记者:那您当时已经是离职了是吧?前平安寿险工作人员 黄平:我是非常确定,这个贷款是在离职之后的。据此,秦女士认定,平安对她的处罚,根本就站不住脚。另一方面,她认为,这起处罚完全是针对她这个离职员工。退一步讲,即使她真的有错,那么她的主管以及风控岗的负责人,也应该受到处罚。

秦女士:“如果这个贷款有问题,那么风控部门、审批部门也应该有相应的责任,因为我是相当于最低端、最底层的,然后他说这个事情不需要我来管。”秦女士告诉我们,自从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处罚,几个月以来,她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她的双胞胎眼看就要出生了,她希望在孩子出生前,得到一个清白。之前,她多次向平安银行提起申诉,可是对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带着秦女士的质疑,记者随后赶到了平安银行杭州金融中心,在楼下等待了半个小时之后,一位平安的工作人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平安银行工作人员:因为我们这个贷款是不能用于投资什么的么。秦女士:她用于装修的呀,装修用途是合规的嘛,装修用途怎么不合规?平安银行工作人员:但是好像是要让你提供一个佐证的材料吧,就是你确实是用于装修的。秦女士:这材料当时在审批之前不是全都提供的嘛。秦女士当场提出她的几个疑问,为什么在她离职半年后对她做出处罚?为什么只处罚她一个人,不处罚其他相关人员?最关键的,她办理此次贷款,流程是清楚的,之前为什么要处罚?之后她提交了相关材料,为什么不撤销处罚?

平安银行工作人员:“最好是能够给我们一点时间,我要去各个业务部门了解一下情况。”对于秦女士的疑问,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件事并不是她经手,具体内容她要再去了解。其实,这起事件,秦女士还有一个担忧,平安银行的处罚,会不会影响她以后的工作。


平安银行工作人员:不会的。随后,平安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要和秦女士私下协商。不希望媒体介入。截至记者发稿前,秦女士和我们取得联系,她告诉我们,在我们介入之后,平安银行方面终于有人和她进行了沟通,但是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平安银行还是认为她违规放贷,但她觉得很无辜,毕竟她只是一个经办人,所有的手续都是经过层层审核的,就算贷款有问题,后果也不应该由她一个人承担。那么秦女士碰到这个情况,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浙江星韬律师事务所 吴迪律师:“要总行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答复,总行如果踢皮球的,那么就向银行业的监管部门去提嘛。”我们把律师的建议告知了秦女士,秦女士表示,她现在即将生产,为了肚子里的双胞胎考虑,她想先稳定一下,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她再考虑是否要向主管部门申诉。对此,我们也将继续关注。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媒体名称+授权转载我们将尽快回复,转载请注明:浙江新闻频道(LiveNew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