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论坛的举办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面临当前世界经济诸多不确定性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谋求发展新动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开启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程。未来,新金融企业如何顺势而为,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
1.“走出去”战略新格局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迅猛发展。机制体制障碍的破除和国外产业梯度转移,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不断调整战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走出去”战略正式启动。中共十六大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回首往昔,紧跟时代趋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不乏成功案例,如:联想、万达、华为、复星国际、中粮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企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演变,中国网络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携程网等纷纷走出国门,赴美上市。
在“走出去”的企业中,中资金融机构颇为活跃。据央行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23家中资银行共在6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38家一级机构,遍布亚太、北美和欧洲。同时,中资投行也在加快海外布局步伐,通过IPO、海外并购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六年前,“走出去”战略遇上了新的契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方面带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据统计,至今已有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倡议为相关参与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需求,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为新金融企业国际化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契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释放出国家投资、企业金融服务、个人财富管理等三方面需求的信号。除了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不断开拓国际化新版图。
那些年,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搭上了全球化的顺风车。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中国企业将飞得更高、更远。
2.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成果惠及世界,尤其在资金融通方面取得靓丽成绩。举例来说,中国与27国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中国人民银行与多边开发机构开展的联合融资已累计投资超过100个项目,覆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11家中资银行在28个沿线国家设立76家一级机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范围已经覆盖近40个沿线国家和地区。这些成绩为新金融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便利,也搭建了沟通和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桥梁。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发展不均衡,部分民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金融科技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在物理网点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得被传统金融服务所忽视的群体能获得金融服务,为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工具。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带动下,各国可以更有效地推动以互联网、手机银行等为重要载体的普惠金融,加强经验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渠道、广覆盖的金融服务。
然而,机遇与风险是硬币的两面。与上一阶段“走出去”的企业相比,当前企业面对的是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挑战。从外部的挑战来看,技术型企业走出国门的门槛更好,尤其是收购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企业成本越来越高。从内部挑战来看,在成本、管理、技术等各种压力下,加之“逆全球化”思潮,中国企业若想成功“走出去”,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3. 恒昌将数字普惠金融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未来中国大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普惠金融”,陈雨露表示。近年来,中国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倡导发展普惠金融,并在部分沿线地区和国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事实证明,金融科技先进技术可更好地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通过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本土化”对接,盘活当地资源,同时培养当地人才,服务当地民众。
在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研讨会上,恒昌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发言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新金融企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恒昌作为新金融产业链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始终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者和实践者。”作为国内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领军企业之一,恒昌以东南亚市场的发展机遇为切入点,借助数字普惠金融的丰富实践经验,拓展国际市场。东南亚地区金融市场活跃,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覆盖大约有6亿,金融需求旺盛,支付才刚刚开始,有73%的人没有开立银行账户。东南亚市场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奇缺,但是成长空间广阔,为像恒昌这样的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在东南亚市场,恒昌的优势在于领先的人才、产品、服务和技术。此外,恒昌国际化的人才管理团队为恒昌的市场开拓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恒昌在国内发展八年之久,积累了成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资金充裕,技术创新能力强,再加上之前在香港、新加坡的企业布局助力,前期在印尼、菲律宾当地的拓展,使恒昌迅速融入了当地社会,丰富的经验和快速的执行力都为初期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18年下半年,恒昌已开始申请海外牌照,包括在印度尼西亚推进的牌照,在菲律宾注册公司,推进的小额信贷和消费金融牌照的申请。未来,恒昌将进一步开拓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新兴市场。恒昌希望通过走出海外寻求新的国际市场份额,把我们“小额分散 普惠金融”的理念推广到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
可以预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新金融企业将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列,输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创新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当地民众,让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金融科技的快捷与便利,并通过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让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成果惠及各国民众,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