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19日,初中群文阅读竞教课集体亮相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本次活动共从2600余堂报名竞教课中遴选出十堂登台亮相,竞教老师分别来自山东、重庆、安徽、贵州、广西、云南、四川、北京、甘肃等地。这10堂课的理论基础都来自于群文阅读1+X理论,但又根据各地不同的教情、学情进行了设计和改进。
十堂课,十种风格;十位老师,十种风采。群文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新时代的语文老师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十堂竞教课给出了精彩答案。十堂课同台竞技,不仅带来了教法的交锋、交流,更带来了一场群文阅读的饕餮盛宴。
(从上到下依次为:刘杰、韩一嘉、穆影、湛清清和张茹茂五位竞教课老师)
“所至是骨骼,撑起了游记的结构;所见是血肉,让游记变得丰满;所感是灵魂,增加了游记的意蕴。”
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刘杰老师的竞教课是《一程山水一程心,半醉景色半醉情》,选用文本《壶口瀑布》《黄山记》(节选)《游白水书付过》。三篇游记,跨越古今,写作手法迥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对比学习游记文体,把握游记写作要素。
要有质疑的勇气,掌握质疑的方法,培养质疑与释疑的习惯。”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张茹茂老师带来竞教课《质疑与释疑——以“〈西游记的宴会〉”为例》,选用了《〈西游记〉里面的四次宴会》《西行路上的“宴会菜”》(节选)《“西游宴会菜”真是“江淮美食”吗?》三个文本。本堂课,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比对阅读,以《西游记》中“菜肴”为解疑中心,培养学生疑问意识,养成质疑习惯。
“魏晋风度是实质是什么,是精神和生活方式的统一。魏晋风度,少年如你,不忘初心。”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韩一嘉老师的竞教课题目为《魏晋风度之真性情》,选用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覆巢之下》《美的历程·魏晋风度》(选段1、选段2)六个文本。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对比、讨论,感悟文本感悟人物呈现的精神世界,探究“真性情”的内涵。
“如果老师能把《道德经》的思想像种子般播在学生心间,以后能遇机缘发芽,那老师就心满意足了,这也是老师的初心。”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六中学穆影老师带来《紫气东来呈祥瑞 五千至言通古今——〈道德经〉群文阅读》竞教课。本课的九段文本,全部来自于《道德经》的不同章节,考验了老师对古文教学的驾驭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指导了学生用朗诵、吟诵等方法学习经典;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走进经典;用联系实际的方法阅读经典。
“什么是以小见大呢?就是以小的题材,反映重大或深刻的主题,从而使文章思想得到升华。”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合中学的湛清清老师带来了竞教课《以小见大》,选用文本有《为母爱打开心窗》《一个车夫》《生命的胡杨》。三个文本,包含了“以小见情”“以小见理”“以小见德”三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取和辨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从上到下依次为:蒋来宾、李珂、向洋、张萍萍与邹雯雯五位竞教课老师)
“锦瑟年华书相伴,无涯学海梦为马。最是清楚奋斗时,不负花季好韶光。”
广西柳州市铁五中学蒋来宾老师带来的竞教课为《古人“劝”我这样读书》,选用文本有《孙权劝学》《励学篇》《劝学》(节选)《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人“劝学”的不同角度,指导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突出中心的方法有四个,横纵对比、点面结合、并列反复和聚合场景,这些都是记叙文突出中心的好办法。”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向洋老师的竞教课标题为《巧取活用显中心——记叙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选文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邓稼先》《我的老师》(节选)《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目送》。本课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从选文中归纳出记叙文的多角度选材方法,并能根据实际写作需要运用学到的方法。
“故宫是历史、是情感,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故宫不故,文化弥新。”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的邹雯雯老师竞教课为《跟我游故宫》。邹老师选用的文本类型包括故宫的介绍说明文、新闻报道、散文、展览预告等,以此来锻炼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朝花夕拾》,我们看到了鲁迅的成长过程和思想形成的脉络,看到一个与封建思想决裂,不断探索和追求新道路的爱国者的足迹。”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的张萍萍老师带来竞教课《鲁迅和〈朝花夕拾〉里的那些人们》,选用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文本。让学生以群文阅读的方式,了解鲁迅的成长历程,剖析《朝花夕拾》中鲁迅的情感。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而边塞诗中所蕴含的壮美崇高的家国情怀,则是华夏子孙精神家园中最为绚烂多姿的一部分。”
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的李珂老师竞教课为《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选用的文本都是唐诗:《使至塞上》《从军行》(其四)《陇西行》(其二)《春怨》。本课旨在指导学生研读四首古诗,感悟边塞诗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并通过比对学习,理解其多样性背后是古代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家国情怀。
竞教课结束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倪文锦教授为本次活动作了总结报告。倪教授对这次10堂现场课作了精当详细的点评,倪教授提到,本届活动的竞教课进步很大,具体表现在议题聚焦度高,偏题和离题的现象基本上没有;第二是教学文本多样性提高,特别是非连续性文本。同时,倪教授也为正在参加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老师们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应注重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第二,要在真实的语言应用情景之中选择、应用文本。同时注意“真实的语言环境”,要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性课程。
最后经竞教课评委会评定,五位老师的竞教课被评为特等奖: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韩一嘉老师执教《魏晋风度之真性情》;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六中学穆影老师执教《紫气东来呈祥瑞 五千至言通古今——〈道德经〉群文阅读》;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邹雯雯老师执教《跟我游故宫》;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张萍萍老师执教《鲁迅和〈朝花夕拾〉里的那些人们》;
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的李珂老师执教《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
五位老师荣膺竞教课一等奖:
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刘杰老师执教《一程山水一程心,半醉景色半醉情》;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向洋老师执教《巧取活用显中心——记叙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合中学湛清清老师执教《以小见大》;
广西柳州市铁五中学蒋来宾老师执教《古人“劝”我这样读书》;
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张茹茂老师执教《质疑与释疑——以“〈西游记的宴会〉”为例》。
从第一届“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的试水摸索,第二届“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价值初显,到第三届“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课程探索”守正创新,再到第四届“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兼收并蓄。四年来,群文阅读倡导的核心价值已被初中阅读教学广泛接受。在此过程中,群文阅读也如江河东流,一路融汇优秀阅读教法,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如浪潮一般,澎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