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 > 正文

国博重新开放每天限流3万人 参观别忘提前预约

0
分享至

昨日,“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在国博展出。观众正在观看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的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黄金武士服饰和武器(复原)。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后母戊鼎

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重量为832.84千克,相传上世纪30年代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曾多次躲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新中国成立后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规模宏大,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子龙鼎

目前发现的商代体积最大的圆鼎,铸造精细,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经典之作。据传,子龙鼎于上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后流入日本,又辗转至香港。2006年,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支持下,国家文物局将其征集回国,收藏于国博。

大盂鼎

西周早期青铜鼎,刻有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西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作器者“盂”所受的“册命”,是目前西周最早的“册命”类出土文献,其字体也体现了西周早期独特的凝重书风。1951年,著名收藏家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4月10日,国家博物馆经过改陈后重新开放。11日,重新开门迎客的国博推出首个展览“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此次展览集中了13个丝路国家的234件(套)文物,展期至7月14日。除了推出重磅展览外,国博还发生了诸多变化,汇聚了大量“镇国之宝”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迎来三大重磅文物——后母戊鼎、子龙鼎、大盂鼎。此外,为提升观展体验,国博将施行全员实名预约参观。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告诉记者,国博的展览将按照新的架构来设计,包括重大主题展览、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等,“我们的展览体系越来越立体化,真正把历史文化中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把国家文化客厅的作用发挥出来。”

1个国际展览

13个丝路国家234件(套)文物齐亮相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细选了各时期不同门类的历史文物,实证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口迁徙、经贸往来、科技交流、宗教传播及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相互影响。

据国博策展人介绍,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词源自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殊方共享”就是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明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此次展览同场呈现。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包括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叶形矛头、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国风格的伊朗瓷盘、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包括柬埔寨国家博物馆馆藏铜鼓、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藏唐三彩三足罐、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突线钮铜铎等。这些文物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科技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记者在展览中发现了多种收藏于国外的中国文物“游子”。例如,拉脱维亚国家艺术博物馆里加美术馆馆藏的19世纪初中国《赏菊图》,波兰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多种清代珐琅和瓷器,以及阿曼苏丹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南宋或元早期龙泉青瓷碗等。

据悉,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按照“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展览合作框架协议”要求,继续深化和各国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畅通联合办展渠道。

2个参观新政

施行实名制预约 展厅内禁用充电宝

继故宫实施每日限流和网上预约门票之后,国家博物馆也开始实施限流和预约参观。为保障文物安全和观众安全、提升观展体验,国博重新开馆后施行全员实名预约参观。每天预约人数为3万人,额满为止。个人或团体观众需提前在国博官方网站或微信预约。未提前预约的观众,在未达到当日额定预约上限时,可以在现场扫描二维码预约。

记者昨日在国博西侧入口看到,为了方便未提前预约门票的观众参观,国博立了三块告示牌,写明了现场预约的流程,并展示了二维码。记者用微信扫码后,按流程填写个人身份信息、手机号,经过手机短信验证,显示预约成功,并收到短信通知,全过程不到两分钟。

除了预约参观,4月起,国博还将实施充电宝管理办法,要求充电宝必须是观众个人自用携带。充电宝必须标识完整,有产品名称、型号、认证图标、容量、厂名或商标等。单一充电宝容量不超过20000毫安时(mAh)。需要提醒的是,观众不得在展厅内使用充电宝给相关电子产品充电,防止碰撞、跌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

3 大国宝聚首

后母戊鼎等三大重磅文物有了新“工位”

国博重新开馆后,汇聚了大量“镇国之宝”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迎来三大重磅文物——后母戊鼎、子龙鼎、大盂鼎。

此前,这先秦三大鼎陈列在“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展览中,此次移到了“古代中国”展厅的新“工位”上。据了解,这一调整是为了将三大鼎置于古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三大鼎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此外,记者注意到,国博一层大厅的陈设也进行了调整,布置了大量人物雕塑,包括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及西方著名人物等。

预约攻略▶▶▶

●个人需提前1-5天通过国博官方网站或微信预约,团体需提前2-7天预约。

●每天分3个预约时段:9时至11时30分、12时30分至14时、14时至16时。各时段预约量为1万人(包括个人8000人与团体2000人)。

●个人及团体参观预约均采取实名制,每个身份证每天只能预约1次。

●未提前预约的观众,在未达到当日额定预约上限时,可以在现场扫描二维码预约,刷身份证从北门入馆参观。

新京报记者 倪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确定的世界里,从伊利金领冠“世界品质”中看到确定性

不确定的世界里,从伊利金领冠“世界品质”中看到确定性

一点财经
2023-03-31 10:02:10
孙国友种树没赚一分钱?网友辟谣:他是抖音网红,靠打赏种树方式盈利

孙国友种树没赚一分钱?网友辟谣:他是抖音网红,靠打赏种树方式盈利

不掉线电波
2023-03-30 17:40:43
蔡英文美国纽约演讲:感谢拜登政府

蔡英文美国纽约演讲:感谢拜登政府

科技IT八卦
2023-03-30 15:57:54
男子将父亲骨灰撒入大海被抓?海葬合法有补贴,为何不能私自撒?

男子将父亲骨灰撒入大海被抓?海葬合法有补贴,为何不能私自撒?

怪罗
2023-03-30 21:12:24
2019年,湖南狱警突然发现30岁小伙6次入狱坐牢13年,调查后泪目

2019年,湖南狱警突然发现30岁小伙6次入狱坐牢13年,调查后泪目

艾尚说社会
2023-03-30 15:19:37
刘少奇的儿子去工厂视察,见到一个女工,说这不是林豆豆吗

刘少奇的儿子去工厂视察,见到一个女工,说这不是林豆豆吗

【历史客栈】
2023-03-29 16:42:44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免去王月琴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职务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免去王月琴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职务

羊城派
2023-03-30 15:53:08
老人在快餐店想用花生、橘子换盒饭,老板两次拒绝。看到最后,网友纷纷对心善的老板点赞。

老人在快餐店想用花生、橘子换盒饭,老板两次拒绝。看到最后,网友纷纷对心善的老板点赞。

人民资讯
2023-03-30 19:59:22
王心凌外套被扯开秒变脸,主持人被批没礼貌不专业

王心凌外套被扯开秒变脸,主持人被批没礼貌不专业

只聊综艺
2023-03-31 00:40:33
新航母下水5分钟裂开300条缝隙,百名负责人被查办,70多亿打水漂

新航母下水5分钟裂开300条缝隙,百名负责人被查办,70多亿打水漂

公羊丰萌宠
2023-03-30 14:46:08
治沙英雄徒有虚名?孙国友事件最新进展,村民发声引争议

治沙英雄徒有虚名?孙国友事件最新进展,村民发声引争议

余笙电影
2023-03-31 00:09:26
大V:孙国友每年能收到国家补贴几千万,这些树确实是“金山银山”

大V:孙国友每年能收到国家补贴几千万,这些树确实是“金山银山”

不掉线电波
2023-03-30 19:21:02
激活产业带发展,2023年视频号商业脚步提速

激活产业带发展,2023年视频号商业脚步提速

锌财经
2023-03-30 20:59:30
江苏最“年轻”的市长,今年才48岁,个人履历激励大量学生

江苏最“年轻”的市长,今年才48岁,个人履历激励大量学生

教育导向分享
2023-03-30 18:43:16
大爷去按摩店要特殊服务,伸手就摸女技师美腿,询问200块够不够

大爷去按摩店要特殊服务,伸手就摸女技师美腿,询问200块够不够

培大看众生
2023-03-31 08:45:54
刚刚,香港中文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刚刚,香港中文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深刻成考
2023-03-30 20:00:06
谈到中国,他连说三个“很麻烦”

谈到中国,他连说三个“很麻烦”

枢密院十号
2023-03-31 00:18:50
蔡英文一夜收噩耗!又一国总统命令外长:“立刻联系中国北京”!

蔡英文一夜收噩耗!又一国总统命令外长:“立刻联系中国北京”!

高姐恋爱日常
2023-03-31 07:40:02
沈腾北京豪宅曝光,14万一平俯瞰东直门,现实版《西虹市首富》王多鱼!

沈腾北京豪宅曝光,14万一平俯瞰东直门,现实版《西虹市首富》王多鱼!

毒舌八卦
2023-03-30 23:34:26
中央定调:农村医保大改!每人每月1200元,农民也能领“退休金”

中央定调:农村医保大改!每人每月1200元,农民也能领“退休金”

财经万子婳
2023-03-31 00:45:02
2023-03-31 11:24:49

头条要闻

35岁男子坠楼砸死5岁男童 小区居民:男童爷爷吓坏了

头条要闻

35岁男子坠楼砸死5岁男童 小区居民:男童爷爷吓坏了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国王归来!"面包"造历史最强进攻大队

娱乐要闻

女星红毯再比美:李小冉杨超越谁赢?

科技要闻

再分拆两公司上市 刘强东将"手握"7家上市公司

汽车要闻

MG7一下推出六款车 要我肯定果断选2.0T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已正式启动验资排卡,越秀两项目你去抢了吗?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 iOS / iPadOS 16.5 首个公开测试版本

艺术要闻

“佐临奖”四年后再颁奖,徐峥现场提议增加新奖项

公开课

菜市场里最脏的5种鱼,摊主都不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