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扩大借款主体逃废债名单征集范围的公告》,指出将扩大范围征集借款主体逃废债名单及进一步完善逃废债数据库,对拒不还款的失信人,将以协会名义发起公益诉讼。公告的发布又一次向失信人敲响了警钟,也有力地提振了行业抵制逃废债行为的信心。
进入2018下半年,从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和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到互金整治办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监管层正式向网贷“老赖”宣战。随即,各地网贷机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积极梳理逾期用户材料并迅速上报首批失信名单,大量逃废债信息被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打响了监管和行业协力抵制“老赖”的第一仗。
此后,围剿“老赖”的战线在监管层、行业层的持续发力下不断收紧,2019年3月,北京互金协会公示了第二批逃废债人员名单,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也公开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未来将纳入征信系统,这一措施的落地将进一步打击失信行为,切实维护出借人合法权益。
在抵制失信行为打击逃废债的行业之战中,包含钱站等在内的消费借款信息服务平台从不同角度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与追责,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业良性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消费借款信息服务平台,钱站以“服务商”的身份协助用户向网贷机构提供借款交易需求,用户登录钱站官方APP可轻松完成信用评估、消费分期等操作,高效便捷地达成与出借人的交易,截至目前,钱站已累计注册用户1832.79万,覆盖全国31个省,359座城市。一直以来,钱站紧跟政策步伐,积极拥抱监管,争做合规经营的践行者,做抵制失信行为的先行力量。目前,钱站已经引入网络仲裁机制,将通过法律手段抵制逾期、借款不还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发生,给失信用户敲响警钟。
此外,钱站以智能手段打造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风控体系和信用评估体系,能够自动发现隐藏在复杂关系里的风险点,及时对潜在的风险和欺诈行为进行预警,做到从失信的源头把好关,防范“老赖”借机浑水摸鱼。风控及信用评估技术体系的构建与运用,极大地保障了钱站平台上借款和出借双方交易的安全、有序进行,保护用户权益。
钱站通过惩戒威慑与根源防范双向发力,积极同逃废债等失信行为作斗争,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维护行业良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当前,“以诚信立身兴业”已成为个人与企业的基本操守,在监管层、行业协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多方协同推进下,社会信用体系势必日趋完善,失信惩戒格局疏而不漏,“老赖”们面临的将是舆论谴责和法律制裁的双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