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根据终端成熟情况发放5G牌照,可能会是今年某个恰当的时间点”,3月28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博鳌亚洲论坛的“5G:物联网的成就者”分论坛上,与来自5G产业链的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5G的应用空间。统一标准、开放融合、换机潮、多连接……会场上,几位嘉宾纷纷给出关于5G的“未来畅想”。
5G:80%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讯
苗圩在博鳌论坛上称,提到5G,最关键的还是“开放合作,全球统一标准”。 3G的时代,全球有3个标准;4G时代,全球有两个标准;到了5G时代,全球将统一成一个标准。
谈到5G的应用,苗圩称,将会呈现出“二八分布”,即20%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0%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信。5G能够传很多4G不能传的东西,比如VR、AR等很多虚拟现实的场景,是需要5G来传输的。移动物联网最大的市场就是车联网,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5G技术的应用,将会成为最早的应用。
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在博鳌论坛上表示,5G不单单是服务于人,也要服务于物与物的连接,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网络建设、技术创新、应用创新,都会围绕着5G开展。
参与论坛讨论的小米集团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5G对各行各业都会有巨大的推动,“对我来说第一个是手机,明后年会迎来5G手机的换机潮,第二个是5G会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是物联网的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2019年被称作“5G元年”,加快5G商用步伐是201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近日,北京移动对外宣布,计划年底前将在五环内实现5G信号全覆盖。在运营商加快推进5G网络部署的背后,2月份,小米、华为、中兴等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5G手机,快速推动5G终端普及。其中,在两会期间,中兴天机Axon 10 Pro 5G手机由新华社记者使用进行了一次5G手机全链条直播报道,成为国内首款5G实际使用的终端。
柔性屏助力5G时代的万物显示
“5G的来临意味着万物互联,显示技术也会因实际应用需求呈现更多可能性。”中国科学院郑有炓院士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显示则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端口,业内普遍认为,柔性AMOLED显示因具有可弯曲、可折叠、高亮度、自发光、超轻薄等技术优点,显然更能满足5G时代下的各种智能终端产品形态。
“5G技术的发展,大连接时代的快速到来,将令屏幕无处不在。”维信诺副总裁黄秀颀表示,2018年维信诺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已居全球第二,目前柔性AMOLED量产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柔性折叠及可穿戴显示屏已开始与小米、努比亚等终端客户展开创新合作,并已对国内首批5G柔性屏手机供货。
据了解,上述中兴首款5G手机正是搭载了维信诺提供的6.47英寸 FHD+柔性AMOLED显示屏。该屏幕由维信诺(固安)G6全柔生产线提供,是国内首款采用柔性Oncell-Metal Mesh技术工艺的产品,屏幕厚度相较于传统柔性屏幕减少达30%。同时其采用COP封装技术,屏幕下边框仅1.8mm,是全球可量产柔性AMOLED屏幕中下边框最小的产品。同时,维信诺携中兴首款5G柔性AMOLED手机亮相博鳌,受到国内外现场观众热烈关注。
维信诺专注OLED领域20余年,目前共有三条OLED生产线,总设计产能为75K/月基板,可提供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折叠手机、卷曲柔性、车载等领域的柔性显示屏。从2017年至今,维信诺一直保持国内AMOLED手机面板出货第一。随着5G网络下的万物互联、万物显示加速到来,维信诺逐步释放的柔性AMOLED产能预计将能为“泛在屏”时代提供更多显示需求。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