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 树楷模”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事迹宣传——毛美琪,中华护理学会
人物简介:毛美琪,江西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人物详细介绍-
毛美琪,女,1948年8月生于北京市,1966年毕业于江西省护产学校,中共党员、主任护师、中国红十字会员,现任江西省肿瘤医院护理顾问,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第26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护理装备与材料协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分会护理学专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江西省科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护理学会第十五届、十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江西省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江西省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昌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先后任《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现代护理报》、《江西医药》编委,主持课题5项、参与课题2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
毛美琪同志自入党以来,她一直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思考,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勤奋刻苦,扎实工作,凭着对护理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都倾注在她所热爱的事业上;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护理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尽自己的所能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无悔护理事业 体现人生价值
她是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她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尽职尽责”;她是一名“党员示范岗”上的共产党员,她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模范带头”,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她在护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用一个白衣天使博大的情怀,一个共产党员无私的奉献,以一名普通护理工作者的敬业维护着“白衣天使”的形象,心系患者,努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爱心和奉献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她的关爱,使数以千计的患者得到了康复、提高了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她的奉献,使数以万计患者及家属更加了解护理工作的艰辛。
为了表彰毛美琪在护理事业中的突出成绩、敬业奉献和高尚的人道主义行为,2005年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被卫生部、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16年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授予“十大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多次荣获省卫生厅“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殊荣。
不断进取,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虽然她只是一名普通的护理人员,但她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工作人员就是医院的窗口,因此要具备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要以自己的工作热情,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繁杂的工作,能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宗旨,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映到本职工作中,落实到自己的岗位上。
1966年,毛美琪踏上了护理工作岗位,在病房工作的日日夜夜中,她亲眼目睹了被病痛折磨的患者的痛苦和无奈,看到了众多晚期癌症患者对生命的恐惧和呻吟。“一定要尽力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一定要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她暗暗对自己说。
2001年10月,在她的倡导下,成立了江西省抗癌协会康复俱乐部并担任主任。俱乐部以关爱患者、维护权益、引导就医、排忧解难、携手抗癌为宗旨,吸纳了1000余位会员,开展了百余场次抗癌知识专题讲座,组织护理服务志愿队300余人次到患者家中访视、出诊,举办了5届抗癌明星联谊会。通过医患联谊和患者之间交流经验,使癌症患者坚定了癌症可防可治的信念,树立相信医学、坦然面对癌症的态度,一批抗癌明星的典型故事为现患癌症者提供了借鉴的精神支柱。
2004年3月,放疗一科住进了一位来自宜春卫生学校18岁的学生游选凤。因患肺癌需放射治疗,可是家里经济困难暂时不能筹集急需的医疗费用。当护士长将情况向毛美琪汇报后,她便向全院护理人员倡议,要求医务人员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能力帮助困难中的患者。她的倡议,很快得到全院护理人员的积极响应,纷纷解囊相助。短短的一天时间就为小游捐款2655元,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让患者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一片爱心。正在医院采访的《健康报》记者看到此情此景,也深受感动并进行了采访报道,将大幅图片刊登在第一版显要位置。
入党几十年来,她一直以身边的老党员、先进分子为榜样,学习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同时也努力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年轻的党员,并主动听取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刻维护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创新管理理念 改革工作模式
医院护理工作在她的带领下,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相统一,创新护理模式,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将护理管理目标和计划与医院整体的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相协调;将护理工作制度、岗位人员职责、质量评价标准、技能操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立足于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以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健康需求、保障患者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按照整体护理的质量标准要求,健全患者标准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内容,使每一位患者住院期间均可得到完整的健康教育指导,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真正使患者受益,患者对护士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
2010年,自全国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亲自带领护理管理人员赴北京、天津等地医院参观学习,以“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为原则,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多次接受上级部门检查,医院获得2010年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先进病房”和“先进个人”荣誉,也是省内唯一一所获得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优秀病房”、“优秀个人”殊荣的单位。2012年腹外二科获批全国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业界的广泛好评,接待省内兄弟单位参观达1000余人次。
她发现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责任护士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护理人员培训方式至关重要。通过全面梳理责任护士工作流程,找出责任护士护理服务全程所需具备的重点服务能力,将这些纳入培训重点,建立了一套责任护士全程护理服务能力培训体系。通过理论培训、情景演练、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方式,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涉及到的沟通技巧、健康宣教、技能操作、礼仪规范、心理护理等能力纳入培训体系。这种护士培训模式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培训班上进行经验交流,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
注重专科建设 引领学科发展
担任护理部主任期间,她十分注重医院护理专业发展建设,根据肿瘤护理特色,多年来形成以“肿瘤放化疗、PICC、伤口造口、癌痛、肿瘤手术无瘤技术护理”等专科特色品牌。
2009年开设全省首家PICC护理门诊;2011年率先在省内成立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团队,建立了相关制度、职责、流程、标准,完善相关护理记录,每月定期开展专项质控,建立静脉输液数据平台;积极开展静脉输液新技术,率先在省内开展植入式输液港(PORT)技术,超声引导下MST置管术在临床广泛应用。
2010年开设全省首家造口伤口护理门诊,接待院内外疑难病例护理工作;成立医护合作的伤口造口专业团队,开展了造口术前定位、各类急慢性伤口护理、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业务;定期举办“阳光之家——造口护理月月讲”活动和造口患者联谊会。
在她的带领下,自2010-2012年经过两年的努力,医院临床护理专业获批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使医院护理跻身“国家队”行列,在我省是唯一的一家,为医院护理事业开启了新篇章。
创新学会工作 增强服务职能
2011年4月,毛美琪自担任江西省护理学会理事长以来,在她的亲自带领下,注重实效,紧紧围绕“抓学会活动,促学科发展,推护理事业”这一中心,着重抓住“以学术交流为基,以服务会员为本”二个基本点,努力搭建“为学术建设服务,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会员和护理科技工作者服务”三个服务平台,提高学会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呈现了“创新、开拓、发展”的良好局面。经广泛征求常务理事意见,设计了江西省护理学会会徽,建立了江西省护理学会网站。学会每年被省科协授予先进学会,2013年评为“全省先进社会组织”,2016年评为“省级优秀学会”。
她注重加强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尤其是与华东片护理界的联系与交流,参与发挥了华东片区护理协作网的工作特色。例如,2008年她带领护理团队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护理学术交流大会暨两岸四地护理论坛”;2015年9月,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护理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海峡护理论坛”,大会邀请了海峡两岸12位知名护理专家授课,参会人数600余人,共收集到海峡两岸护理学术论文694篇,大会发言26篇,壁报展示400余篇,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学术交流可谓是饕餮盛宴。
她积极拓展学会工作新局面,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会活动,加强省学会常务理事与地市学会的对口交流。积极开展科普咨询活动,承办中华护理学会“健康中国、科普助力”科普活动周主会场活动、江西省科协“科普之旅”活动---举行科普直通车、5.12护士节义诊咨询、马影绿景敬老院义诊服务等活动。
她积极承接政府职能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的委托下,2012-2016年度连续五届承担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创新了护理技能考核方式。2013-2015年,在省卫计委的委托下,组织护理专家结合国家卫计委操作标准、指南,编写了《江西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江西省医院临床常用器械包配置手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应用手册》工具用书,并拍摄了22项江西省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视频;注重加强全省护理管理人才培养,自2012-2015年期间,共计举办23期全省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全省护理管理人员达3000人,培训周期均为半个月,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人才队伍。2013年,在省卫计委的直接领导下,在毛美琪同志的带领下,她组织省内护理专家,在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分两批加强了“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透析、手术室护理、肿瘤护理、静脉输液、伤口造口、产科护理、糖尿病护理、骨科护理、心血管护理”11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6个实习基地建设,为全省输送了大量的专科护理人才,推动全省护理专科发展。
学会积极鼓励会员开展护理科研工作,2013年,根据中华护理学会《关于开展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评选工作的通知》(护办字【2013】第005号)要求,在毛美琪同志的带领下,南昌大学护理学院钟清玲教授的题为“表皮干细胞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研究”喜获“中华护理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护办字【2013】第010号),毛美琪作为课题的主要参与人,多次对课题提出了指导意见。此项课题填补了我省多年来的空白,同时激励科技奖获奖者及护理工作者在护理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再创辉煌,不断提升我省护理学会影响力。
舍小家为大家 贡献绵薄之力
2015年12月,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为了医院的利益,再一次舍小家为大家,通过全省打擂台的形式,成功为医院拿下了“江西省护理质控中心”的牌匾,医院成为了护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而她作为中心负责人,承诺将带领护理团队不辜负领导的重托,与专家成员精诚团结、锐意进取,按照国家护理质控中心、省卫计委的指示和部署,落实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协调、沟通,做到敬业、务实、恪尽职守,为实现中心提出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全面提升质量与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健康江西贡献绵薄之力。
参加工作以来,毛美琪同志本着全身心投入原则,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把握自己,守住原则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做到按章办事、依法办事、廉洁办事。她基本是以单位为家,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不仅放弃了节假日,还主动加班加点,几十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自己勤恳、扎实的工作形象。热情待人接物,并且努力培养自己的处事和应变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机关事务和许多突发性的临时事项,沉着应对,冷静分析,理清头绪。她为人低调,生活简朴,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共产党员清廉的本色。
五十余年来,毛美琪默默地在护理岗位上,付出了青春,倾注了汗水。她无论是在临床一线,还是在护理管理岗位,始终兢兢业业,用极大的热情和爱心耕耘着她挚爱的护理事业。她总是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用自己的双手抚慰着患者的心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标示着对生命无限的关爱,用执着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书写着南丁格尔精神。她总是对她的同事说,她在护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感到了生活的充实,看到了人生的价值,见证了医院日新月异的变化,换来了患者的快乐和幸福。
她就是这样一位“领头雁”,人民的好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