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伟并非第一次提及泛在电力物联网。但在上任3个月后,这位国家电网新任董事长决定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托出这个概念,并称之为公司“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
尽管外界对泛在电力物联网不甚了解,但在“两会”高度密集的聚光灯下,这个被赋予国网转型使命的全新名词瞬间爆红。
这是寇伟想要的效果。自去年12月接过国家电网帅印,寇伟不得不面临一项抉择:要么平稳地“熬”至退休,要么肩负起“大象”转型重任。
外界对他最大的关注或许是:他将打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电网?
外界对这家全球最大公用事业公司最深印象或许仍停留在前任董事长刘振亚,以及由他主导力推的特高压工程。这位电力界前辈曾寄望于特高压改变全国“六张网”的分层分区格局。
如今,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启,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成为大势所趋。关于输配分离的传言甚嚣尘上,这家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二位的“巨无霸”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新的危机。
泛在电力物联网或许正是危机下的应对之策。
在确定路线图后,这位新船长还制定了时间表——泛在电力物联网基本建成时,新兴能源互联网业务利润贡献率达到50%。
转型突破口
上任仅两个月后,一份令人焦虑的成绩单摆在寇伟案前。
2018年,国家电网利润总额遭遇近五年来首降,为780.1亿元,比上年下降约1/7。其净资产收益率则由2014年的5.18%持续降低到2018年的3.36%。
去年,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下降10%,严重压缩国家电网的利润空间。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10%。
这对国家电网来说并非好消息,但降价只是开始。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确立了“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改革思路,中游垄断业务的公用事业属性将增强。
按照国家电网官方说法,其输电业务存在被“管道化”风险。如果盈利模式仅限于收取“过网费”,这一板块的未来想象空间恐怕不容乐观。
机会或许在下游。但下游配售电业务已向社会资本开放。垄断打破后,国家电网从前赚取电力购销价差的传统商业模式被颠覆,增量配网领域也面临新玩家的竞争。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重点约谈了六个改革问题突出的省份。迫于压力,国家电网紧随其后赴六省中的江西、河南、辽宁调研,督促各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配合改革。
对寇伟而言,改革不可推卸,但同时也需考虑公司的持续发展。他的目标,是要让国家电网“在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处于引领位置,新兴业务成为公司主要利润增长点”。
这位发电企业出身的新掌门人曾因主持修建云南小湾水电站而一战成名。在坡陡谷深的条件下建成当时世界第一高坝,困难可想而知。
现今,寇伟所面临的困境比之更甚。
过去十余年,国家电网早已被深深烙上特高压印记。但在新形势下,这位新船长必须引导这艘万亿规模航母调整航向,寻找新的高地。
2018年12月底,寇伟上任后国家电网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该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十大举措。“在特高压直流工程领域引入社会资本”位列第一,令人侧目。
短短一个月后,在国家电网2019年两会上,寇伟正式启动“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
最近,寇伟再度加码,泛在电力物联网成为“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
所谓泛在电力物联网,即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技术,改造电网安全运营和综合能源服务两大业务板块。“泛在”的意义,于前者或许只是战术提升,于后者却是一场战略转型。
根据寇伟的定义,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
这个新的战略正孕育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
在寇伟高调宣布泛在电力物联网后,李彦宏、董明珠、雷军等大佬纷纷追捧,70余只概念股集体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