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前,不少老字号重点推出现场摇制的元宵产品。东城区有多家现摇元宵的老字号企业,今年这些现摇元宵的老字号还加入到了超市和新兴零售业,无疑成为监管重点。为此,东城区食药监局近期对辖区内制售元宵、汤圆的餐饮单位、食品流通单位及盒马鲜生等新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严防不合格的元宵、汤圆进入市场,流向餐桌。
元宵检查现场测温 储存不得高于-18℃
2月15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跟随东城区食药局执法人员来到北京稻香村第三营业部和天客隆超市交道口店,重点对元宵、汤圆的进货渠道、索证索票、台帐记录、检验合格证明、贮存销售条件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检查,重点查看外包装上的标签标识,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严防无保质期、超保质期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元宵、汤圆进入市场,现场未发现不合格产品。在现场,执法人员用手持式测温仪对储存元宵、汤圆的冰柜进行了温度检测,测量结果为-19.2℃,符合规定的冷冻储存条件(-18℃)。
现摇元宵不得露天制作
在现场摇制元宵区域,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制作元宵的糯米粉、馅料等原材料的供货商资质、进货验收记录、检测报告、储存环境等,以及上岗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摇制元宵的工用具洗刷消毒情况。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现场制售元宵不同于预包装食品,对保存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通风等要求严格,我们要着重检查现场的加工环境是否卫生、制作流程是否合格,我们要求元宵不能露天制作,一定要在操作间专人进行制作,销售时要有相应的防尘措施。"
随后,执法人员在稻香村和天客隆超市交道口店,联合第三方机构进行专项抽检,并利用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对市民最为关心的元宵、汤圆的面皮、馅料进行快速检测,主要检测元宵面皮中是否含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馅料中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是否超标等,经检测,现场未发现不合格产品。如遇到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食药部门会立即控制食品销售,送专业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如再次检测不合格,会立案调查,严查产品来源。
抽检结果将在7个工作日内公布
"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我们一方面开展全面检查,对辖区餐饮企业制作以及商超、食品连锁门店内销售的元宵、汤圆进行严格检查;在线下检查的同时,加大外卖元宵、汤圆的检查力度,检查店家经营资质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是否涉及超范围经营,并询问外卖的加工、储存、配送等流程;同时排查风险隐患,利用快速检测设备,进行快检64例,同时,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针对重点连锁品牌商超企业、餐饮公司,抽取元宵、汤圆、糕点及豆沙馅等食品,涉及稻香村、三元、思念等品牌,检测山梨酸及其钾盐、硼酸、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铅(以Pb计)等项目,共计35例。检测结果将在7个工作日内出具。"东城区食药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王肖晶告诉记者。
北京市东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市民朋友:请到正规商场超市购买元宵与汤圆;购买时应注意查看外包装是否完好;仔细查验标签或产品说明书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厂名厂址;消费者购买冷冻汤圆时要注意其是否储存在整洁卫生的低温专柜;购买散装元宵时,要注意馅料是否有异味,看表皮是否发黏、易脱落;购买之后应尽快食用,保存时要放入冷冻室,煮元宵至少煮20分钟。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请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31。(北青报记者 张小妹 摄影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