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科幻”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关键词。在同步上映的贺岁影片中,有两部为国产科幻题材电影,其中《流浪地球》表现格外亮眼, 这部被粉丝们称作“小破球”的电影在经历长达四年的制作后与观众见面,并一举拿下20亿票房,逆袭成为春节档的冠军。
《流浪地球》是硬科幻大视效影片,即影片的科幻故事基于科学原理,视效场景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来说前所未有。” 随着电影的热播,中国的科幻水平受到了热议,有人说,《流浪地球》或许代表了现今我国科幻电影的最高水平,实际上影片中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内科幻技术的发展,也展露了一些AI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比如在影片中出现的“同声传译”技术。
同声传译被称作是口译的“最高境界”,它要求译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听辨源语,进行理解和解码,然后进行信息存储,再在头脑中转换信息,进行信息编码,最后创造性地用目标语"复述"给听众的一个过程,对译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由于人才培养难度大,门槛高,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格外紧缺。
不过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人会注意到,电影中不同国家的航天员是通过一种“同传耳机”进行交流,耳机会自动识别并翻译不同国家的语言,非常黑科技。
实际上,这种黑科技已经可以通过“彩云小译”来实现——彩云小译可以自动识别语种,并在插上耳机的情况下做到“边说边译”,即用户说话的同时,软件即可将用户说的话翻译成指定语种,通过耳机输出。彩云小译的翻译准确度高,比较口语化,足以应对一般的生活场景和一般的工作交流。只要下载“彩云小译”即可免费使用同传功能。
无论是科幻产业还是人工智能,中国在各项前沿领域中都在阔步前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并不断向国际靠拢,通过技术的飞跃和不断创新,实现了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是中国式的浪漫与对故土家园永恒的情怀。中国的科幻电影之路,也如中国的科学发展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科幻电影也必将继续一步一步坚实地走下去。人工智能领域也会伴随中国科幻电影共同迈入下一个征程,继续希望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