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卫视春晚均已落下帷幕,作为业已成型的媒介仪式和联结代际的象征符号,春晚在多屏时代依然是承载着最多关注与评议的文化制品。Arc通过梳理各机构提供的收视数据,将从央视春晚直播收视率、跨屏收视率、分钟级家庭收视率,卫视春晚直播收视率、移动传播力多个维度,以客观数据管窥央卫视春晚观众收视现状与变迁。
央视:春晚美誉率96.98%,一套收视下滑
CSM数据显示,2019央视一套春晚收视率达5.65%,市场份额17.15%,而2018年、2017年的收视率分别为6.61%、7.33%,央视一套春晚直播收视率持续下滑,较2018年降低0.95%,市场份额份额较2018年数据减少1.53%。可喜的是,今年春晚整体美誉度(网络正向评论比例)达96.98%,也成为近年来观众最喜欢的春晚之一。
(图源:湖南卫视芒果捞)
央视春晚的高美誉度难能可贵,因为作为国家项目的春晚,政治高度与操作难度并存。曾参与执导多年春晚的郎昆就表示,“虽然春晚是给老百姓看的,但它是国家文化意识的一个传递。关键点在于国家有话要说的时候国民是否爱听,是否想听,它的核心主导在于,总导演是否给国家想说的话和国民想听的话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高达96.98%的美誉度无疑证明了全国观众对于除夕之夜这场文化盛宴内容的认可,对背后电视人的辛劳付出给予肯定。
央视:跨屏传播力创历史新高
面对更习惯接触中屏、小屏的年轻观众,央视和视频网站和新媒体公司进行合作,为春晚的全媒体播出扫清渠道障碍。优酷、快手两大平台获得了2019年央视春晚直播版权,这也是央视春晚首次将网络直播版权授予一家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春晚跨屏总收视率达30.07%,网络端总收视率2.74%,相对去年(2.24%)提升了0.5个百分点。
(图源:酷云大数据)
直播期间,海内外收视的观众通过电视、网络、视频网站等多种渠道观看晚会的总规模达11.73亿人,比去年同时段观众规模提升约4200万人。其中,通过新媒体端直播和点播春晚的用户规模为5.27亿人,相对去年同时段新媒体端用户增加了9600万人。然而庞大的观众规模背后涉及到电视端和新媒体端的排重问题。是否存在多终端同时收看同一视频的可能?新媒体端公布的收视数据是否经过后台去重?我们面对骄人的数据仍要保留一份审慎。
央视:收视最高点花落“追梦人”
2019年央视春晚的编排由8个语言类节目,27个歌舞类节目以及4个其他类节目组成。与语言类节目需要面对层层审查相比,歌舞类节目引起的争议更少、更为安全。近年来,当下最具人气的偶像艺人、流量明星频频受邀,青春歌舞节目博得了年轻观众的青睐。由TFBOYS、秦岚、江疏影、景甜演唱的《我们都是追梦人》夺得整场晚会的收视最高点(39.43%)。显然,流量明星的汇聚和黄金时段的配合(22:05-22:09)是创造收视峰值的助推器。
(图源:勾正数据)
卫视:“硬核”北京台夺取收视桂冠
据统计,2019年共十余家卫视播出了春节晚会,播出时间各有不同,属于卫视的春晚高潮实际集中在除夕之后的2月5日。2019年的卫视春晚收视由北京卫视拔得头筹,取得CSM55城2.36%的收视率,市场份额占8.38%,也是2019年唯一收视率破2的卫视春晚。辽宁卫视春晚则在CSM55城收视统计中以1.45%的成绩位居第二位。有趣的是,酷云大数据的报告显示,北京、辽宁二地的观众对央视春晚直播关注度也位居全国前列。可见,北京、辽宁两地对于春晚的忠诚度既体现在编排晚会的精美程度,也体现在积极的收视行为。
(图源:看电视)
卫视:“京湘沪”移动传播力名列前三
视频传播的长尾力量不容小觑,为促进媒体的深度融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泽传媒达成合作,发布了“2019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榜”。“移动排行榜”将视频平台传播指数、春晚社交平台传播指数、新闻平台传播指数、网媒关注指数等四项二级指标赋权,权重依次为45%、35%、15%、5%。截至大年初五12时,统计出已播出的省级卫视春节晚会在移动端传播十强名单:
(图源: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移动网络平台的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的传播力占据前三,与卫视长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较为吻合。
北京春晚的话题性在播出前已经可以预见。因原主持人“吴秀波”的个人问题,北京卫视不得不在播出前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将涉及其出境的画面进行处理,网络上关于如何删除相关画面的讨论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好奇。播出之际北京台将整场晚会的串场主持全部删除,观众在观看时收获了空前的节目流畅感。这一做法将北京台送上当晚热搜,“硬核北京台” “VIP纯享版春晚”等趣味性评价进行了二次发酵,使得收视率不断走高。
(图源:新浪微博)
抛开意外事件,北京卫视已经连续6年蝉联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互联网核心指数第一。因此,北京卫视春晚的成绩绝不能简单的归为“因祸得福”。着眼于节目内容本身,北京春晚中时代的感怀与温馨的“家文化”相互交融,充满生活的气息。湖南卫视则选择在小年夜(1月29日)打响春晚的头阵,占据14个微博热搜,包揽话题榜前三,并于2月5日播出了“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节目”,为观众带来两场晚会。东方卫视则从舞台设计上下足了功夫,360度的环形屏和4个有着不同风格与功能的环形舞台相配合,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结语
春晚的变迁与创新是社会时代的缩影,立足现实又寓教于乐的春晚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与内涵。
关于春晚收视的统计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介的变迁不断升级演化。不过,电视媒体依然是受众覆盖规模最大的媒体,此外,据酷云互动,猪年央视春晚电视端观众规模达到7.42亿,占比57.34%,央卫视的直播收视率依然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在此基础上,移动互联时代跨屏收视率、移动传播力的引入已然成为衡量春晚节目在多平台的传播效果的新参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