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 树楷模”全国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事迹宣传——芮旻,中国能源学会
人物简介:芮旻,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小型堆型号研发总设计师、小型堆研发项目部主任
人物详细介绍-
芮旻同志从事核电站反应堆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20多年以来,历任岭澳二期/秦山核电二期/宁德/阳江核电工程项目副总设计师、换料中心总设计师、红沿河核电工程项目总工程师、CPR1000+研发项目副总设计师、中广核小型堆型号研发总设计师等技术职务,在中国核电工程项目和型号研发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专业技术管理和决策作用。此外,历任中广核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等行政职务,在公司的科研、生产管理和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芮旻同志在担任红沿河核电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期间,负责分管红沿河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在项目总经理授权下对项目重大技术问题以及各板块间的技术问题进行协调、决策,对涉及技术、商务两线的重大项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项目总经理提供决策建议;在担任ACPR1000+研发项目副总设计师工作期间,负责分管反应堆堆芯设计与安全分析的技术管理工作,主持若干专项科研、堆芯设计软件的研发、全范围PSA分析等研究工作。同时,负责分管设计院总体所的技术管理工作,承担部门科研、标准和能力建设、AP1000项目技术管理、设计流程梳理、工程模拟机专项科研等工作;在担任CPR1000项目有关18个月换料专项工作的技术负责人期间,组织策划对宁德项目18个月换料专项的技术审查、首循环运行对策研究、重大18个月换料专项安全审评疑难问题讨论等工作;在担任集团ACPR1000+项目有关燃料设计和采购工作的技术负责人期间,负责组织开展我方燃料组件及相关组件平行设计工作,负责与外方的合同谈判及后续合同执行相关管理工作。2013年至今,芮旻同志担任中广核小型堆型号研发总设计师和中广核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带领团队承担起中广核小型堆型号研发的任务、集中中广核集团内外部优势技术资源,发挥在核电研发、设计等方面丰富经验,并结合国内外一流设备研制、海洋设施技术单位资源,以市场为驱动,以工程项目为目标,保障和加快了小型堆技术研发工作。此外,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芮旻同志致力于开发陆上高安全、模块化和热电联供的小型堆,带领小型堆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广核一体化小型堆ACPR100,并与清华大学等合作共同开发热电堆技术。
三年来,在小型堆研发项目上,芮旻同志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按照设计线、关键技术线、设备线、燃料线、软件线、知识产权线策划并实施技术工作,先后完成小型堆研发项目ACPR50S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并开展关键设备技术攻关。 2014年,中广核ACPR50S方案在能源局专家评审中获得一致好评,得到国家以及行业内专家认可,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文批复,同意中广核海上小型堆核电站ACPR50S列入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并同意开展实验堆建设。在芮旻同志带领下,团队克服核电工程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足,充分发挥自身的工程经验和综合技术能力,逐步实施工程研发、设计、采购、建造和调试准备,推动ACPR50S实验堆平台进入工程阶段。目前,按照研发计划,正在开展小型堆项目初步设计以及核心主设备采购等工作。
芮旻同志在核电工程和小型堆研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3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广核工程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