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网贷行业又有了“不平静”的开端。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首次明确了行业平台退出标准,要求各地方监管层在摸清辖区内P2P网贷机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退出标准——根据平台风险状况分类,对平台采取分类处理,对应处置和引导平台进行相关动作。
175号文件的颁布,清晰的反映出监管层对网贷行业发展的态度。行业风险将加速出清,对于一直都坚持合规发展的平台,备案进程继续推进;对于不合规和没有能力继续运营的平台,也不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侥幸心理,应看清市场环境,接受引导转型或良性退出。
截至目前,P2P网贷行业“三查”仍在持续进行中,各地进度不一。按照监管要求,在行业合规检查效果验收前,平台必须遵循三大日常监管规范——除了继续按照108条问题清单和“三降”要求持续合规整改,平台要定期向网安中心数据报送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披露与数据报送。
监管要求平台信息披露与数据报送,也是为进入“信批和产品登记”环节打下基础。根据2018年8月网贷整治办发布的《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的合规备案的基本流程,网贷行业“三查”过后,符合标准的网贷平台将接入信息披露和产品登记系统。经过试运营检验后,符合要求的平台可按要求申请备案。可以说,接入“信批和产品登记”本身就是备案的前提之一。
▲德鸿普惠数据报送管理系统1
▲德鸿普惠数据报送管理系统2
德鸿普惠自2018年*月正式对接网安中心数据报送管理系统,按照监管要求,持续按月报送平台信息和运营情况,保持平台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在合规检查,迎接备案方面始终不遗余力,紧跟监管脚步。
175号文件同时也显现出对平台“风控能力”的重视。2019年,风控将继续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其水平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平台“资产端”的质量和安全,影响到平台的逾期率。
德鸿普惠自上线至今,三年多的时间里,深耕票据资产领域,在票据资产质量和安全性的审查方面拥有全面、丰富的技巧和经验。平台始终坚持稳健发展,用最为安全的资产端业务,承载出借人的信用,同时在出借人信任的基础上,以坚实的资产端信用背书为锚点,进一步拓展业务广度,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只要紧跟监管的步伐,随着网贷行业去伪存真、风险不断出清,我们离备案的彼端将越来越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注意可能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