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文节2018预祝国庆70周年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即将莅临之际,内地与港澳艺文青年联盟,联合“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会”、“回忆是美好的艺术品牌”、“春天实验剧团”、 “艺文发展基金会”等不同的文化机构,举办“中华艺文节2018”,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庙会博览”、“墟心学集工作坊”、“百戏巡游”、“光影文化秀”等多个不同的环节,希望以香港这个中西汇粹之地为平台,连结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中外华文地区,以华人艺术为主角,世界艺术为舞台,期望见证华人艺术圈重新整合,并以之建立亚洲新价值。
跨系部联合创作呈现精品
2018年12月4日,文化部2018年内地与港澳文化重点交流项目暨中华艺文节开幕大戏,实验戏曲《青天》在香港屯门大会堂隆重上演。《青天》是中国戏曲学院2018年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2017年立项,翌年入选文化部内地与港澳文化重点交流项目,并被推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中华艺文节2018”开幕大戏。为此次赴港演出,剧组全体成员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二期排练,在二期准备阶段对剧本进行了重新解构,融入了大量传统京剧中经典包拯剧目的故事情节;音乐创作中也引用了传统“黑头”的唱段,例如《铡美案》、《双包案》、《探阴山》、《铡包勉》等;不仅于此,整个表演形式中大量丰富了戏曲程序化的表演特色,使整出剧目在现代化表演形式中更加富有戏曲的传统美学。
作品创新博得观众热烈喝彩
开幕式结束后,作为开幕大戏的实验戏曲《青天》正式拉开帷幕,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马逢国;香港话剧团的桂冠导演毛俊辉教授、春天实验剧团艺术总监高志森先生,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电影及文化交流组总经理区玉芳女士等十多位开幕式嘉宾均出席观看了《青天》演出。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精彩纷呈,在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基础上融合了包括木偶、黑光剧、阿卡贝拉等多种丰富大胆的实验性表现手法,震撼的音乐、新颖的舞台创造、深情的人物表演,独特的导演视角,在快乐、遗憾、悲痛、痛斥、觉悟中跌宕起伏,延绵又浩荡地体现在了整个舞台,掌声不息,赞叹不跌。
作品落幕后,著名导演高志森先生主持了演后座谈会,《青天》导演姬晴、吴二川,编剧李涵宇分别介绍、阐述了创作构思与内涵,观众对古老迷人又现代的艺术创想报以了热烈掌声,并纷纷踊跃交流。《青天》导演姬晴表示,“实验戏曲《青天》此次成功演出,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创作成果的重要体现,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优良示例。”
据了解,除了演出外,剧组在港期间获邀到本地社区进行交流展演,同时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与当地青年学子进行了友好交流,深入了解了香港当地的教育系统和社区文化推广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注意可能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